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18)
相关推荐
-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18)
本篇要目: ************************************ 1781.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 1914-1915年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 ...
-
华东野战军名将如云,为何出的大军区司令员不多?两人占尽风光
华东野战军名将如云,为何出的大军区司令员不多?两人占尽风光
-
#图说军史# 细节:粟裕将军在华东战区的...
#图说军史# 细节:粟裕将军在华东战区的职务变化 抗日战争胜利时,粟裕时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苏浙军区司令员,正率部在长江以南打击日伪和反顽.不久以后,所部渡江北上回到华中抗日根据地. 此时陈毅率新四军 ...
-
他是山东野战军政委,跟陈老总并列,后来却默默无闻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他是山东野战军政委,跟陈老总并列,后来却默默无闻 ----下面是文字版---- 提起华东野战军,自然无人不知,出了一位元帅.两位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更是数不胜数. 但是有一个人,曾 ...
-
这个兵团,司令员当过三大军区副司令员,政委当过五个省省委书记
陈老总粟裕领导的第三野战军,总共下辖四个兵团,其中第一个兵团,也就是序列第七的兵团.这个兵团很厉害,下辖的四个军,其中有三个都是由当年华东野战军排名很靠前的纵队改编而成的. 第七兵团的司令员和政委都很 ...
-
由《大决战》看革命老区山东的付出,为两大野战军贡献力量
在电视剧<大决战>中,突出了革命老区山东的贡献.一开始,八路军排长武雄关跟随山东部队,从蓬莱渡海去东北,他的未婚妻王翠云追到东北.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派遣十一万部队.两万干部到东北,八路军 ...
-
七十年前的今天,一场大战役在枣庄打响
鲁南战役七十年祭 作者:穆振昂 战争,是政治武装力量的角逐:战场,是战士生死命运的搏斗.在兰陵这片土地上,70年前,曾爆发过一次被称为鲁南战役的战事,在那个时代生存的祖辈父辈们都目睹和参与了这场大战. ...
-
七十九岁的红色小楼
在徐州市贾汪区,有一座七十九岁的红颜色小楼. 小楼坐落于贾汪区团结路幼儿园,因为小楼外墙呈红色,故被称为"红楼".现在已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小楼,始建于1942 ...
-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5)
红七军政治部刻印的传单<中国共产党十大纲领> 4月30日,张云逸率部到达贵州的榕江城外.榕江是贵州军阀的后方,囤积着许多军需品.当时贵州军阀正与湖南军阀在湘黔边境打仗,城里只有一个副师长带 ...
-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1)
张云逸大将 一 张云逸,1892年8月10日出生于广东省文昌县头苑区造福乡(今海南省文昌县头苑镇)上僚村一户贫苦农家庭.为期盼改变贫穷生活,家里给他取名运镒.镒,为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 ...
-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6)
红七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转战路线示意图(1930年10月至1931年7月) 新组建的第五十八团进入湘南后,不断遭到湘军的堵截追击,几乎每天都要在翻山越岭和频繁的战斗中渡过.但无论情况如何紧张,每次部队出 ...
-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9)
1937年4月劳山脱险后,周恩来(中).张云逸(左)和孔石泉在西安办事处留影. 四 1937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派张云逸到华南进行统一战线工作.张云逸在离开延安到西安的路上,和周恩来.孔石泉等同行.当 ...
-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11)
1939年,张云逸(前左三)同罗炳辉.邓子恢等在东汤池的合影. 五 1938年1l月,张云逸遵照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指示,率军部特务营抵达江北无为地区.活动在江北的新四军第四支队,按照中共中央向津浦路东 ...
-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12)
1939年5月4日,张云逸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大会上讲话. 7月上中旬间,张云逸同叶挺到金寨县,进一步对桂系驻安徽当局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会谈中,廖磊虽然比较冷淡,但从结果看,双方还有团结的愿望 ...
-
新四军历任首长——张云逸副军长(15)
1941年11月,张云逸在泗洪新行圩子. 1942年5月,张云逸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离开第二师专任新四军副军长. 日军发动浙赣战役后,张云逸协助陈毅等根据浙东地区的形势,确定了争取有利时机,扩大与发展武 ...
-
新四军历任首长——陈毅军长(18)
陈毅(左四)与苏北抗日民主人士合影 攻克黄桥后,陈毅抓紧统战工作,邀集民众绅商千余人在黄桥中学举行军民联欢大会,深入讲解八路军.新四军团结抗日宗旨,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他还和苏北绅商学各界 ...
-
新四军历任首长——陈毅军长(1)
陈毅元帅 一 陈毅,原名陈世俊,字仲弘,又作仲宏.1901年8月26日出生于四川省中部的乐至县复兴场张安井村一户破落地主家庭. 陈家原籍湖南省新宁县,于清初迁入四川,曾经上升为有田产 800亩的地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