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 ​孟庆成《 交公粮》//​一中国羽墨飘香出品。

《中国新世纪文学》

大型珍藏版书刊

邀您一同见证中华诗歌崛起!

点击上面圆形中三角,敬请欣赏

《中国新世纪文学》书刊有奖征稿详情

诗坛巨子   神州骄傲

诗坛巨子   神州骄傲

本期作

作者:北方飘雪

    交公粮

作者:孟庆成

记得那是一九九二年夏,那年我十九岁。一年一度又得交公粮的季节又到了,各家各户都忙于在村边的打麦场上,顶着炎热的太阳在场里都准备把晒了一上午的麦子拾掇干净,不然,谁家的粮食晒不干弄不干净验不了级是要拉回来的,所以,每家都必须得把最好的麦子拾掇干净,为的是去到粮管所交个爽快。
当时我和我妈也在场里整理着自己家粮食,妈妈小心细微的用小筛一筛子一筛子的把麦子㧒干净,我再帮妈妈把㧒干净的粮食倒进袋子里,就在最后还有两袋子没弄完的时候,就听那边有人喊我:“成,你家的公粮快拾掇好了没有?要是拾掇够了这边的四轮车还不够车,就把你家的麦子拉上合合车”。我一看是本村的邻居李大哥,我就随口问道:“运费咋说的?多少钱一袋”?李大哥说道:“运费,一袋一毛钱”,我说:“行,就剩最后两袋了,请你们少等会,等会俺拾掇够咱就一起去”。随后我就和我妈商量,因为价格不贵,十袋麦才一块钱就够了,免得我又像去年那样,用架子车拉着九百多斤的麦子得在崎岖不平的十五里地的路上再跑。因为父亲的身体不好,前些年是我全德哥帮我们家拉着去的,我在后面推着。由于这两年我渐渐大了,我一个人就能拉着去了。但是路不好,离街那么远,我也不想再拉,毕竟现在有别人家的四轮车拉了,无非就是花点钱的事。接着就听我妈说:“你回家问问你爹,问他让用四轮车拉不?毕竟得花钱哩!”。我说:“没事,我回家给我爹商量商量去”。于是,我跑回家给我爹一说,他不同意,他说:“西院你学叔也是自己拉着去的,你和你学叔一起拉着去吧,省点钱吧”。我说道:“十五里,那可是十五里地,路又不好,去年就把我累得不得了,再说了,我才多大?我学叔多大?他可比我大十来岁。”无论我怎么说,父亲就是不同意,平时我爹和我妈都是很疼我的,这是咋回事?这次就为省这一块钱就不知道为我考虑?就不知道疼我了呢?我心里嘀咕着,嘴里也很不乐意的嘟囔着,又回到南场里继续帮我妈把最后一袋子粮食弄好,装上了架子车上,心里不情愿的把麦子拉回了家里,等第二天早上好再拉着去郭集乡粮管所去交。
第二天天刚微微亮,我妈就喊我起床,她小声对我说:“成,早点起吧,趁天凉快,早点吃完饭好去交公粮,早去交完好早点回来”。接着又递给我三块六毛钱说:“你爹还不是为了这个家着想?他也想能省就省点,毕竟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今个去街上交完公粮剩下的粮食粮管所肯定还给算成钱,到时候你再顺便去买双凉鞋,你的凉鞋都烂了,剩下的钱你好买几个菜瓜吃”。是的,我记得去年就是余剩下的几十斤小麦给算成钱了,十几块钱呢,在中午没交上公粮的时候我们还在饭店里喝了我最喜欢喝的仓锅肉丝面条,两块钱一碗。只是去年交完公粮天都快黑了,到家的时候村里人都已经吃罢晚饭了。于是,我不乐意的起床,把妈妈塞给我的钱装进兜里。洗漱完毕,顺便吃了点饭,就和西院已经等着我的学叔一起各自拉着架子车上已经装好了的麦子上了路。
我们一路上经过刘安、小艾庄,一路上也有着不少外村交公粮的人们,有四轮车,三轮车,还有架子车坏在半路上更换车轱辘的,路上交公粮的人们川流不息,显得格外热闹。由于路面太差,有着下雨后又晒干的车辙高低不平,因为我拉的架子车上也装的满满的,当时两个姐姐的户口在家,一共五个人的公粮是九百多斤,所以,一路上我都是小心翼翼的顺着好点的路走,生怕把车子拉坏了小心而又不甘落后的紧跟在我学叔的后面。
顺着小艾庄那条路往南走上几里路没多远就上了大公路,因为那时候的公路还都是土路,虽然是土路也比在乡下村庄的小路要省力的多。待我们满身是汗的拉到公路上的边沿,稍微停下歇了几分钟后,就一口气拉着车子快速的拉到了郭集街粮管所大门前,只见那里早已聚集停满了交公粮的人们,因为附近村庄上还有比我们来的更早的,有的人们已经交完准备回去,还有正在排队等待,也有和我们一样差不多时间到的,大家都在寻找着自己的交粮仓口,因为全乡分为东、南、西、北片,各大队有各大队的粮仓地点,顺着别人的帮助指引我们也顺利的找到了我们村委的交粮仓口。
由于我们来的不是太晚,所以排队的时间不是太长,过了一个多小时后,就临到验我们的麦了,由于我们家的麦子每年都晒的很干拾掇得干净,年年都是顺利通过验级员的检验,今年又是顺利通过,虽然每年都是验的花麦价格便宜一点,其码不用再麻烦拉回去了,别的不说,我们用最好的麦子晒干拾掇干净,就是为了图交公粮时交个爽快。
由于今年来晚了一天,粮仓已经把一层的门口堵住,想把粮食搬进粮仓可就费劲了,得有人把秤好的粮食从车子上搬到门口,门口还得有两个人专业把麦袋子往堵门上面扔,然后还得有人在粮仓上面把袋子往里面拉,这样才能够班,所以,我们就和邻村的几个熟人合伙,大家都相互帮忙,弄好一家的粮食再帮忙弄下一家的,就这样我们六、七个人费了不少的劲总算把几家的粮食秤好、搬运完。
待我忙完来到验麦价格结算处时,乡里的结算员告诉我,完成我家的九百多斤公粮任务后,剩下的粮食补上正好够扣,一分不剩。我拿好结算完的账单,悻悻的走了出去。来到水管前洗了一下饮了几口自来水,来到大门口,只听见卖瓜的喊到:“新摘的甜瓜、菜瓜,香甜可口,兄弟,来几斤吧,好吃的很。”我问他啥价格?他说:“甜瓜三毛五一斤,菜瓜一毛五,不贵。”我问他:“菜瓜不是一毛钱一斤吗?怎么又贵了?”他说,“现在啥都涨价了,再说咱这瓜好吃,一直都卖这个价”。我看了看用手握着的三块多钱,再看看他那新鲜香甜可口的甜瓜,我转身走开了……。抬头我又看了看路对面的饭店,里面的厨师正在用勺子把锅里的冒着烟的饭菜搅个不停,阵阵的香味扑鼻而来。
我犹豫了一下,扭头拉着架子车向学叔追了过去。毕竟离吃饭的时间还不算太晚,于是我们拉着架子车顶着炎炎烈日朝回家的方向走去。当我们回到家的时候也算刚刚是午后,妈妈把早已做好的面片盛到盆里等我去吃呢!在我吃饭时妈妈问我:”交完公粮剩下的麦子给了多少钱?”我说:“一分没剩,正好够。”顺便把那三块多钱又递给了她。接着妈妈又说:“咿,那你说你连个瓜也没舍得买?咋恁傻?这么热的天,怎么不买个瓜吃?”随后妈又望着门外轻声的自言自语了一句:“一分钱也没剩……。”我没再说啥,因为我心里还在想着街上那两块钱一碗的肉丝汤面条哩……。

作 者 简 介

孟庆成,网名珍爱人生。河南省泌阳人。文学爱好者,曾在《于都诗词》、《灵秀师苑风》、《蓝零九歌诗社》等网络平台发表过作品。

应诗友们再次相邀,《中国新世纪文学》大型书刊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开始征稿!

《中国新世纪文学》书刊开设栏目如下:

第一部分:名家有约,以现代诗为主.第二部分:青花古韵,以古诗词为主。

第三部分:散文精萃,以散文为主。第四部分:精品小说,以小小说为主

羽墨飘香文学第2004期

初审  紫露凝香

主审   玫瑰

制作       玫瑰

重磅来袭!

《中国新世纪文学》

全球征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