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文人审美的最高趣味
相关推荐
-
书斋雅室,清供摆件,紫檀木太湖石山子
印度小叶紫檀|太湖石山子 含底座规格:26×20×72cm重量9446g 明清时期由于园林艺术的发展,推动了奇石文化的繁荣,奇石成为园林,书斋不可或缺的空间之美,明代精致的审美理念,也深刻影响到造园选 ...
-
谁知片石多情甚
世界上有一种物体,藏于土里,隐于山中,人类不知道它们何时出现,也不知道它们何时灭亡.它们走过了漫长的历史,经历了地球的更替,吸收了日月的精华,所以缤纷瑰丽:它们具有自然性.矿物性.泥土性,所以丰富高雅 ...
-
捣练子---太湖石【玉玲珑】
捣练子---太湖石[玉玲珑] 花艳丽,玉玲珑,二百年雕几噪红.拍卖私求难获得,匠师材质两争崇.
-
园林中的焦点——文人爱石(一)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人们对山川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园林作为自然风光的微缩,其中小到盆景的种植,大到池水与假山的布景,都蕴涵了中国人的山水文化.富有文人气息的观赏石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深 ...
-
赏石作为文人审美的最高趣味丝毫不夸张
赏石作为文人审美的最高趣味丝毫不夸张 今人内心无不渴求一方自在天地,然而纵便身处天高地迥之境,若性灵空虚,亦是无以为安.而昔日高士名贤,则寄澄怀于拳石之中,他们与天为徒.妙师造化.观象得意.格物尽理. ...
-
赏石,文人审美的最高趣味
以自然为最高艺术,前提便是脱离最世俗的物质观,以及人为制定的价值评判标准.眼光和修为的高度,决定了赏石的艺术分量.因此,把赏石作为文人审美的最高趣味. 石头有两次生命:一次是物质生命,万年沉积诞生于地 ...
-
[闲谭古今]中国士大夫文人的精神与趣味
有的时候,看到热带岛民们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关系,不由令我想到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何以能发展到如此的高度,情不自禁赞叹中国文化人的大智慧,不禁又想到中国文人心绪落拓.精神旷达的意境.中国文化人对儒 ...
-
苏作:文人审美和匠人精神的典范
https://www.toutiao.com/a6791265793544815112/ 原创明清家具研习社2020-02-09 10:19:46 从古至今,人们对物质产品的兴趣和爱好,同样反映着人 ...
-
明式家具 | 最后一个汉文化王朝的文人审美
十八世纪英国家具大师Thomas Chippendale在<家具指南>中描述,在世界的范围内,能以"式"相称的家具类型仅有三类:明式家具.哥特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其中 ...
-
【评论图文】由文人审美意识看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的自然美
山水诗画对意境的孜孜追求,使得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进一步突进,发展到全新的品级,这一方面体现在人与自然客观审美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主观审美意识的发展.作为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载体,山水诗画是艺术发展的 ...
-
清供,是文人的极致审美
清玩,即是清供,不管是案头清供,还是文房清供,都取一个清字,也就是清雅.我们说案头清供,多是佛手水仙以及其他的花草蔬果,而文房清供,则是金石书画,古物瓷器一类可陈设赏玩的佳品. [元代]钱选<岁 ...
-
文人瓷,审美第一!
古玩圈一直都很推崇"明三代"(永乐.宣德.成化)和"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一直以来"盛世出好瓷"的想法占着主流位置.近20年来,随着 ...
-
人要有一点审美趣味
我们自古以来就以所谓广义的艺术或审美来取代宗教的地位,通过人的修养和境界的提升,来使人的生命.生活更有意义. 人还是要有一点趣味的,没有趣味的人生过着干什么?那么,人的趣味何在? 日子过得匆匆忙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