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作为文人审美的最高趣味丝毫不夸张

(0)

相关推荐

  • 【赏石杂谈】赏石是美学,需要慢慢地品读

    集宝街--玉见魅力石界 Youth Day 近些年,有人提出一个观念: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其原因是,文盲可以通过学习改变自己,逐渐成为有知识的人.而那些对美的事物没有鉴赏能力的人,将一辈子无法感受 ...

  • 【赏石杂谈】什么是玩石的基本功?说得很好!

    集宝街--玉见魅力石界 Youth Day 在我们的人生中,无论是工作技能训练,还是兴趣爱好培养,都需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只有基础牢固才能步步深入,最后成为领域中的行家高手.比如,对于玩石者来说,以下 ...

  • 赏石与文化

    仁者乐山,文人爱石,赏石艺术的载体源自天地之功,其审美精神崇尚道法自然.赏石艺术的审美和形式也在不同时代经历了重要的突破和发展. 当前,赏石文化的发展正处于一种创新开拓.异彩纷呈的繁荣阶段,传赏石文化 ...

  • 这块石头里,藏着你的气质和修养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赏石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现代社会更是以其特有的韵味.精神和意趣,吸引着众多的文化人.富贵人家,以至大众百姓赏玩收藏,为生活增添了生趣,使赏石艺术在现代社会里风采独具. 赏石是 ...

  • 浅谈 | “三心二意”玩石头

    本推送内所涉及图片及文字归一石文化或相关版权人享有 未经一石文化允许不得进行商业使用 运维/摄影/美编 墨诺文化 图  / 一石文化 文 / 老石头 "三心二意"玩石头     凡 ...

  • 赏石,文人审美的最高趣味

    以自然为最高艺术,前提便是脱离最世俗的物质观,以及人为制定的价值评判标准.眼光和修为的高度,决定了赏石的艺术分量.因此,把赏石作为文人审美的最高趣味. 石头有两次生命:一次是物质生命,万年沉积诞生于地 ...

  • 太湖石,文人审美的最高趣味

    中国古代赏石之气息即是古代文人的文化人格之气息,静心养正,与天为徒,以古为徒,循章观变,正心在中,定能万物得度.其中,太湖石可谓是文人审美的完美集合.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太湖石有苏州留园的" ...

  • 中国赏石与文人精神

    清代有个鉴赏家名叫石成金.他是一个富有情趣,悟透人生,懂得生活的人.对世俗民情有很深刻的了解和把握.对酒.对石有着独特的品味和感受.他认为,人生美好的境界之一,正如宋代著名的理学家邵雍诗中所讲:&qu ...

  • 【赏石天地】谁持彩练当空舞——红丝石欣赏

     红丝石,因其底色红黄相参,且有红黄丝纹而得名.唐中和年间始采于青州府益都县黑山,后陆续开采于临朐县(历史上,益都和临朐均属青州府所辖)的老崖崮,是一种制砚极佳的石料. 红丝石 红丝石 自唐 ...

  • 赏石境界,建立在审美和文化之上

    ◆ ◆ ◆ 赏石境界 建立在审美和文化之上 美石的唯一价值就是它的观赏性,这是毋庸置疑的.观赏石顾名思义,是用来观.用来赏的,也就是说它的价值是满足我们的视觉感官.所以,收藏石头的真正价值就是审美价值 ...

  • 漫谈古代文人与赏石

    谁知片石多情甚 漫谈古代文人与赏石 ︱胡建君︱ 开辟鸿蒙,天地始分,人们在安如磐石的大地之上休养生息,在高山峻岭之中筑巢而居,也拣用散落的石块打制琢磨成各种石钺.石斧.石刀.石杵等谋生工具,善莫大焉. ...

  • 文人雅室,清供摆件,灵璧石赏石 ,煮云

    煮雲 灵璧石赏石 文房雅室清供摆件 含底座规格:高91*宽26*厚24cm 作品款识:顾昉,清代画家.字日方,一字元始,号若周,又号晚皋,一号耕云,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及元四 ...

  • 这几种外来石种为什么会大受欢迎?它们符合赏石界、文玩界的审美

    近几年来国内的观赏石市场被国外引进的几种石种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主要是由来来自马国的玛瑙和来自埃及沙漠的石种.这些石种一经引进就受到了国内石友的青睐.马国玛瑙绚丽多彩.花纹富于变化,埃及的戈壁石古朴 ...

  • 赏石的审美情感

    我们对于奇石的欣赏能力是建立在我们的审美能力基础之上的.审美能力是我们对具体的美好事物的认知理念,欣赏能力是审美能力在具体事物的体现.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也是人类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