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段子鼻祖《世说新语》

下班的时候在地铁里看《世说新语》,有一种刷微博的感觉。

从篇幅上看,《世说新语》里一千多个段子,还真是很像140个字的微博。如果加上配图,也是风风火火的微信朋友圈。

比如这句——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黄叔度刷到这条微信,不知有多开心呀~

我把这种感受跟吴老板分享,他慢慢悠悠的回复我说:你这一天一本书,想吓死人啊?

对于这种跟帖跑偏的人,真是无话可说。

一天一本书,不是一天读完一本书,只想在每天吃完晚饭的时候,洗完碗之后,洗衣机洗衣服孩子写作业的间隙里,给自己留出20分钟,记录一篇和读书有关的日记。

仅此而已~

不过我采纳吴老板的意见,把“一天一本书”改成日期,更加一目了然,清新脱俗~

意见得到采纳,吴老板也很开心,悄无声息的又进行了打赏。

双赢啊~

4月2日

世 说 新 语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时期的名流们一些言行轶事。那时候的社会名流给今天留下不少谈资,《世说新语》很像一本集大成的八卦杂志,只不过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明代胡应麟评价《世说新语》: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读书真的很重要,不然写不出好的微博和微信。

孔门四科里,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世说新语》的编排顺序,也是将德行排在第一位。魏晋名流有著名的四大生活方式:清谈、饮酒、服药和隐逸,无论哪一件,似乎都充满了时代局限下的困惑与无奈。除了清谈,其他三件都让人咂舌:搞什么嘛~

在魏晋时期,“言语”受到空前的重视,甚至成为一个人跻身上流社会的重要手段。

会说话是多么重要~即便在21世纪,能说会道、善于表达自我的人,同样是受欢迎的角色。舞台上的相声演员、脱口秀主持人、网络上的段子高手,好像都得了言语的真传。

魏晋人士的清谈活动很像某种沙龙和论坛,大学生辩论赛大概也有某种清谈的影子吧?人们围绕一个话题进行你来我往的讨论和争辩的。有时候虽然争得面红耳赤,亦可成为朋友;有时候话不投机半句多,从此结下梁子。

说到清谈,联想到巴别塔。在西方宗教文化里,相传地上的人们原本是彼此信息相通,都能听懂彼此说的话,后来人类因此而自大起来,妄图建造一座通天的塔,可以通往天堂,见到神明。上帝无奈,只好让地上的人们说不通的语言,彼此不能理解,不能沟通,于是修塔的工作便被无限期搁置。

语言是多么奇妙的事物~不能相互理解,仍然是阻碍人类走到一起最大的障碍——即使是说着同一种语言。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果然是:我说了一句话,但是你却完全听不懂。

还有就是:我拿着一本没有白话文的《世说新语》,吭哧半天也不知道到底写的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