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十里长街国庆焕新亮相

2021-07-09 19:12:44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葛星星文 未署名图片由路桥街道办事处供图

 

 

十里长街静谧夜景

古朴的十里长街核心阅读路桥自古以来商贸兴盛。十里长街作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更是路桥的城市地标、千年商都的文明源头,镌刻着路桥人的乡愁记忆。近年来,路桥区紧紧围绕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创建、省级夜间经济试点、省级智慧商圈培育城市建设等工作目标,依托中盛城市广场等核心商圈旺盛人气,大力推进十里长街历史文化街区振兴、南官新天地文旅等项目,努力将十里长街区块打造成台州市区的核心景观和最有活力、最有底蕴、最有魅力的历史文化城市综合体。

十里长街联席会议 葛星星摄7月5日下午,一场联席会议在路桥十里长街振兴工作办公室召开。路桥区旧改办、路桥街道的相关领导,共同审议招商政策、招商合同文本等事宜。次日一早,路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林生键带队奔赴上海,商定某知名书店入驻事宜。同时,另一组招商小分队正在成都与某知名酒吧品牌方积极洽谈。分组协作、马不停蹄,大家只有一个目标——引入优质资源,振兴十里长街,保证一期在今年10月1日按时开街。底蕴:十里长街路路桥“一弯碧水家家月,十里长街路路桥。”对路桥人而言,十里长街有着别样的意义。十里长街北起河西街,南到石曲街,包括7个街区,总长度3公里以上,是省内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江南城镇、水街一体的传统格局,水乡风貌和文物古迹相对集中的历史街区,也是浙江省重点历史文化保护区。路桥古称灵山乡,到了东汉开基者刘秀统一全国后,开始发展江南,始称“新安”。相传南宋赵构因其“路即桥、桥即路”,赐名“路桥”。清乾隆年间,浙东沿海著名商埠——路桥成名。而十里长街的产生,可追溯到东汉在此地设立邮亭的时代,迄今约有2000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宋代路桥“人物渐繁,商贾渐盛”,在路北街三桥边崛起了繁华商铺“廿五间”,“百货糜集,远通数州”,十里长街初具规模。明清时期,十里长街更加繁盛。千百年发展历程,给十里长街积聚了东岳庙、福星桥、新安桥、右军墨祠、宾兴祠、乔家里古民居、四透里古民居、邮亭古驿、杨晨故居等众多遗迹。而沿街的房屋,则为明清街屋结构,以斗式吊楼二层为主,吊楼与底楼结合处的廊下三角撑雕有人物、飞禽、走兽等各种精致的木雕图案,形态各异,雕工精美。老街里奔跑嬉戏、三桥巷里寻味、水埠头上看那船来船往、南官河里划船戏水……79岁的张崇生,人生的大半回忆都与这条街有关。十里长街由福星桥、新安桥等五道桥连接而成,而横跨南官河上的桥就更多了,有17座。张崇生喜欢研究桥,常开着摩托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田野阡陌,寻找一座座桥梁。说起每座桥的故事,张老如数家珍,福星桥原名卷洞桥,因旁边的福星亭出了名,才更名为“福星桥”;卖芝桥以前可能是叫卖猪桥……

夜幕下的老街更新:十里长街一期国庆“开街”路桥自古有着“百路千桥万家市”“商贸之都”的美誉。     每逢农历三、八,老街有集市,就更热闹了。“天还没亮,卖米、面、箩筐、水果、海鲜、糕点的小贩们挑着扁担就来了,逛街的人也来了,老街街面窄,一下子就挤得水泄不通。”张崇生觉得,那样熙熙攘攘的老街充满了烟火气,很有人情味。老街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孕育了路桥繁华的小商品批发市场。1982年,永跃村(时称大队)村民通过集资、贷款等方式创办了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这是新中国最早的小商品市场。最繁荣时,全国20多个省份的客商到此贩货。

南官河景色 张崇生摄昔日辉煌沉淀于悠悠流淌的南官河里,如今的老街,却是另一番光景。走在十里长街上,记者发现,这里沿街营业的商铺并不多。几个原住民告诉记者,年轻人都买房到外面住去了,老街住户越来越少,以老年人为主。振兴老街,势在必行!路桥区系统谋划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商业业态提升、环境综合整治、5G智慧商圈打造等工作,大力推进十里长街历史文化街区振兴项目。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86亩,总投资约2.2亿元,包括街景立面改造及亮化美化工程、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改造工程十里长街业态更新项目。为了推动项目落地,路桥成立十里长街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招商组、政策组、历史文化保护组等7个专班分线落实任务。今年国庆,十里长街一期计划“开街”,2022年二期“开街”。历史文化街区重点地段保护整治工程预计在12月启动。十里长街北侧区块,南官新天地文旅项目正热火朝天地施工建设,规划有住宅、商业、综合体。优化:新老“混搭”聚集新业态在十里长街振兴工作办公室,记者看到,一块白板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招商工作计划。十里长街的招商运营,由北京巅峰智业有限公司团队与路桥街道招商组共同负责。巅峰智业是中国文旅产业的佼佼者,在公司招商团队相关负责人看来,与以往打造过的文旅项目相比,十里长街历史文化街区振兴项目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来,路桥是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制合作的兴起地。这里商贸繁荣、交通便捷,拥有陆、海、空、铁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其次,整个十里长街区块,包含南官新天地文旅、十里长街历史文化街区振兴等10个总投资65亿元的项目,体量大,分量重,是2021年台州市十大重点区块,也是路桥建区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旧城改造项目。再者,与十里长街紧紧相邻的中盛百货是当地颇具人气的商场。今年“五一”开市的南官中盛夜集,一直延伸到十里长街“腹地”。核心商圈的人气和夜间经济的热度,为十里长街带来了流量。老街发展底气十足,规划目标同样清晰:十里长街历史脉络明显,路桥将延续文化展示、传统商业、民居客栈等为代表的江南生活体验,整合品牌酒吧、特色民宿、非遗文化、时尚餐饮等新兴业态,围绕“繁华十里·最忆老街”的主题,将其打造成为台州人的会客厅。朝着这一目标,路桥为十里长街业态布局制定了准则:重点引进一批台州首店、行业标杆及本地传统、经典业态,具体可分为“六个一”:一家品质书店、一个音乐酒吧、一家品牌餐饮、一家特色小吃、一间精品民宿、一台曲艺文化。禁止负面清单业态,限制网吧、棋牌室等不鼓励业态。根据规划,镇中三桥到福星桥段街区将打造成小吃一条街,吸引姜汤面、嵌糕、核桃调蛋等路桥特色小吃或者网红餐饮店落户于此。福星桥到富仕桥街区,主要发展文化创意类产业。目前,已完成招商意向客户近70%。令人期待的是,国内一些知名书店、酒吧等品牌也会入驻老街,为老街增添网红打卡点。传承:古风古韵重现商都魅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街人气的衰退,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沿街店铺营业率低。为解决这一问题,路桥区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老街居民将房子出租给路桥区十里长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由其进行统一招商出租,提升老街商业气息。“我们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振兴十里长街的意义。同时制定返租鼓励政策,吸引房东返租。”据路桥区旧改办副主任阮文忠介绍。目前十里长街一期范围内,已完成房屋返租73间,另外属国有企业所有的房屋89间。老街振兴,不仅要更新,更要保护。“城市的再造过程若没有关照到'文脉的联系’,一个城市的特征便会涣散。只有文化内涵丰富、发展潜力强大的城市才是魅力无穷、活力无限的城市。”阮文忠说。在他看来,延续老街文脉,仅有对古街形式的保护是不够的,还要赋予它充满活力的现实内容。为此,路桥全面加强十里长街宣传——建立十里长街文化保护名录库、编写长街文化丛书、拍摄老街宣传片、挖掘老街文化,并计划设立历史名人馆、举办十里长街文化保护开发研讨会。环境提升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站在中盛桥头望去,整治后的邮亭泾波光粼粼。水质提升了,沿街立面改造了,历史建筑原貌修复了,老街散发出“内外皆修,近悦远来”的魅力。

“无问西东”内举办读书沙龙一家家个性迥异却气质相近的小店开始在老街自然生长。深巷的老房子“无问西东”变成了网红民宿,来自椒江的“茶作良食”成为食客新宠,低碳环保概念的书店成了文青根据地。节假日里,你或许还能碰到身穿汉服的年轻人在老街拍摄视频。如今,十里长街深植历史“血脉”和文化“基因”,融古典与时尚、艺术与商业于一体,彰显着独特城市气质。这条老街,是活的,有脉动、能呼吸。随着老街振兴工作的推进,路桥区正以中盛城市广场为点、长街为线、南官为面,打造“点线面”经济群,加快建设可欣赏的历史风俗画卷、可体验的市井生活场景、可消费的时尚休闲街区。新老建筑、新老居民、新老文化在这里“混搭”碰撞,孕育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春节假期,十里长街一派喜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