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那静静流淌的小溪水

新闻资讯·街坊爆料·新鲜趣事·吃喝玩乐·品牌推广

静静流淌的小溪水
作者:杜明科

20岁那年,我参军到新疆部队,离开了我那可爱的华州杜家堡村庄,至今少说也有40年了。

回首当年家乡的风土人情、村中小景,可以说,像村子西头那两颗挂满红红柿子的柿子树;村北边那曾有列车呼啸而过的村旁铁路;父亲作为饲养员,为村里饲养的那20多头牛;还有高挂在树上,告知人们上工、下工的那口大铁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要说对我记忆最深的,还是我们村旁那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要说及村旁小溪,还得先从那条离我们村子六七百米的河说起。听家中二哥说,自打他记事,就有这条名为“南头河”的这条河。

去年回家约见少年学友、曾毕业于陕师大的发小拴娃。拴娃说:“你说的那个南头河是这条河的'小名’。他还有个官名,叫'晋公河’。相传,这条河修建于晋朝。那时,华州曾有一位人称车大人的人,在朝廷做官。他喜好家庭栽花种草。为了方便他家浇花,当地官府便兴建了这条'晋公河’”。

晋公河发源于华州露水院村以南,经过温家巷、杜家堡、王十字,以及下庙几个村庄,最后流入渭河。

晋公河位于我们杜家堡村南。由于南高北低的走势落差和晋公河的渗水,我们村的土地都为“下湿地”,有很多渗泉水流出。诸多渗泉流水,这就形成了紧紧“缠绕”村庄的村旁小溪。

这条宽约一米多,深约六十厘米的小溪,一年四季不断的缓缓地流淌着。小溪水的清澈,简直就好似一面流动的镜子。

人们大都乐于以花儿比喻女性之美,我们这条小溪的潺潺流水呀,她如同花儿一样,她既有少女青春和羞涩的个性之美,又有少妇温柔和大方的活力之美!

小溪之水在我上学的小学校旁流过。有了这条小溪,我们的小哥们可热闹啦!若是墨盒缺水了,端着墨盒到小溪边灌他个“饱”。手弄脏了,下课就跑去洗洗手。特别到天热季节,穿着短裤,光着脊背,往小溪里一跳,就扑腾开了,游起了“狗刨”。

若是要去村东的大公路,那是必经这条小溪的。小溪上有几块长型石板搭成的小桥。小桥旁的浅水中露出几块方方的石头。每到夏天,村姑们在小溪旁洗衣洗菜,叽叽喳喳。村姑们东家长,西家短,这里成了“新闻中心”,好生热闹。

每年到春暖花开时节,小溪里那些小蝌蚪就出世了,因此,这条小溪里的青蛙很多。小溪中也有令我恐惧,长相不太好看的“癞呱呱”。每到夏天最热时,村中树上的知了有节奏的“知了、知了”鸣叫,小溪旁又传来青蛙“呱、呱、呱”的叫声。这知了以及小溪旁青蛙的鸣叫声,犹如奏出了和谐“农村大世界”的新曲目。

到了冬天,小溪两边结了薄冰,溪流中间却无冰块结成。几个小哥们便打赌,谁敢到冰上去站一下?村中有个外号叫“小胖”的调皮伙伴,只见他扭头就上了薄冰。扑通一声,他掉进了溪流深处。衣服打湿了,回到家便是妈妈一顿疼爱的责骂。

在我家乡,人说:只要有阳光照射,只要浇上小溪流的水,就能长出好庄稼。可不是吗,小溪两边的庄稼,不但比远离小溪的庄稼长得好,而且连小溪旁的草都长得旺呢!那年月,我下午放学回家做完作业,手拿镰刀和小草笼,还常到小溪边给小猪打草呢!

后来,我长大了,也投入到了农村生产和建设的火热场面中。那时,有个叫天顺的老人家,他向村长建议:何不用溪水多种些水稻,让大家也改改只吃面食的口味呢?村民们都举手支持这个建议。很快,疏通溪流通道,清理淤泥,从水乡购来秧苗,这就一撮一撮地插秧了。经过农民辛勤管理,每到七八月间,退了水的稻子地里,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着。稻子去壳成米后,也使我们北方人有了江南人吃米的享受。

我母亲给我们做了第一顿大米饭。米饭还没做好,那香喷喷的味儿,就已经把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引”到了灶台旁。

后来,天顺大叔又建议,在小溪连通的三个“溪中河”里,种上莲藕和茭白。天顺大叔说:“茭白是水生植物,水面长叶,水下结笋。水面叶子好看,水下的茭笋好吃。”

这不,天顺大叔自称农艺师,领着村民又种起了茭白。每到秋季,水面一簇簇形似水仙的茭白叶,如出水芙蓉,煞是好看。人们看着其倒影,真是美极了。再加上一蓬蓬莲叶随风摇荡,莲子作为果实,向村民点头“微笑”呢。啊!那真是一幅浓缩了的“南国风光”啊!

话又说回我小的时候。有水的地方就有鱼,这话一点都不假。在小溪里,生长了不少的小鱼,时常还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小鱼在结伴游戏。你想抓它,它游得很快,还真是不容易抓着。

有一个星期天,三哥和我一起去小溪里抓鱼。我们在小溪的鱼草里挨着摸,看到小鱼抓小鱼,看到大一点的也追着抓。

不一会儿,三哥大喊一声:“哎呀”!原来他抓到了一条叫做“大嘴娃”的鱼。这鱼长30多厘米,足有一斤多重。抓它时,鱼嘴两边的两根胡子与身子还一起摆动,像是在挣扎。

我和三哥赶快把这条“大嘴娃”拿回家。这条鱼的模样似乎有点怪,妈妈说还没做过这种鱼。恰好这时来了邻居存英大婶,她说在娘家时做过这种鱼。大婶把“大嘴娃”拿回家,做好了清蒸鱼,给我们端过来一碗,我们兄弟们吃得真过瘾,五分钟就结束了“战斗”。

我是小溪边长大的农家少年,这条小溪虽小,但它应该是离我最近的“母亲河”。前些年在部队工作时,每年回去探亲,我都要到小溪旁走一走,看着游动嬉戏的小鱼,看着清清流淌的溪水,思绪万千......

“母亲河”,我怀念你!

作者简介:

杜明科,华州区杜家堡村人,现居住于乌鲁木齐市。作者系原新疆邮政工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时代报告》月刊的“特约作家”。

文章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杜明科

图片来源/网络

整理编辑/郝鹏

(0)

相关推荐

  • 6个自然亲子活动陪伴孩子一起成长,重庆周边1-2日亲子自驾游去哪里好玩

    今天给大家推荐重庆亲子游哪些地方好玩,有时间的话带上孩子出去逛逛吧! 1.大足龙水湖-水上乐园嗨翻天 这里被誉为重庆版的"苍山洱海",拥有五星级湖滨温泉,距市区仅一小时车程.而就在 ...

  • 这样玩水最惬意

    郴州周边7条最经典的溯溪跳潭路线 1郴州 沃水峡谷 地址:郴州资兴黄草镇 特点:该地山路崎岖,人迹罕至,两侧山势陡峭,怪石嶙峋,清泉瀑布长流不息.谷底有一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大小鹅卵石点缀其间.另有数 ...

  • 【家乡散文】小  溪

    小 溪 村前有一条小溪,溪上有一座石拱桥,桥上有一座凉亭,乘着车自兰溪来到这里,人们便知是到了刘家村了. 我是伴着这小溪长大的,小溪如同慈祥的母亲滋润着土地,流水潺潺,一路欢歌向东流去. 小时,我最大 ...

  • 1973年正月初一,华县万名劳力修小敷峪水库!

    <秦 晋 缘> 第七章   文革旧事 作者 高民智 同甘共苦 结了婚,就要过日子,不像从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1992年,我已经有四个子女,生活的负担越来越重."文化大革命&qu ...

  • 1963年我不愿去华县毕家搞行政工作,被寄放到杏小!

    <流年光影>:潜心政务 作者 郭玉贤 我被寄放到杏小 有人说:七十二行,有两个职业.两个行业最受人尊重.一个是教师,行业是教书育人:另一是医生,行业是治病救人.我的理想职业是教育,但我从事 ...

  • 云南省南华县小岔河村(彝族)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小岔河村,位于南华,姚安,牟定三县交界处,青山环绕,溪水潺潺,风光秀丽旖旎.民居建筑,服饰饮食,语言习俗保留完整,是一个风情浓郁,团结和谐的彝族村寨.2009年,小岔河 ...

  • 【华县美文】:哦, 老宅!丨悼发小亮娃

    新闻资讯·街坊爆料·新鲜趣事·吃喝玩乐·品牌推广  哦, 老宅! 作者:沙漠红柳 今年四月初,弟弟决定将主墙已经坍塌的老宅进行拆除.改造,取而代之的将是带有厨房和卧室的砖混平房!对老宅,我们兄弟几个都 ...

  • 华县瓜坡小华山

    山野春风四面青, 花黄遍地满眼金. 五里长川小华山, 半壁山寺映水宽.             --铁匠 华县瓜坡街道西南一公里处,有一片土塬与碧水相映的绝美之地.这便是华县有名的小华山. 在小华山塬 ...

  • ​浅夏的花朵 文/清清小溪水

    浅夏的花朵 文/清清小溪水 碧绿,灌满了浅夏 花香,芬芳了五月的角落 风做媒 把花朵嫁给了蜂蝶 蜜蜂藏在花蕊中 埋头酿着甜蜜的故事 以王子的姿态亲吻了花蕊 蝴蝶朝三暮四 到处招惹 从这一朵飞到那一朵 ...

  • 舒缓音乐:琴音如水,静静流淌!

    舒缓音乐:琴音如水,静静流淌!

  • 看时光静静流淌~

    2021-03-27 11:27:29 来源: 粉画艺术 沈红泉:浙江德清人,先后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油画硕士学位,日本广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 ...

  • 云南楚雄的南华县竟然是明朝七下西洋的大航海家郑和的第二故里?

    郑和(1371年-1433年),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 ),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明朝太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