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我不愿去华县毕家搞行政工作,被寄放到杏小!

《流年光影》:潜心政务

作者 郭玉贤
我被寄放到杏小
有人说:七十二行,有两个职业、两个行业最受人尊重。一个是教师,行业是教书育人;另一是医生,行业是治病救人。我的理想职业是教育,但我从事教育的路,却很艰难。

作者郭玉贤近照 自流年光影

1962年,是我国经历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一年。我也经历了一次毕业分配的坎坷。当时我们渭师六二级即将面临毕业,许多同学却因营养不良,患上了浮肿病。病情,改变了学校当初的计划。原来学校计划,六二级毕业的学生,每人都要在五一前编制一套自己的实习教案,五一节过后,分配到学校提前联系的单位去实习。但五一收假后,因病情学校停止了实习,决定停学放假一年。六二级学生提前毕业,各回各县等待分配。我回家后,在自己的家乡华县下庙甘村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1963年暑假期间,各县对渭师六二级毕业的学生进行工作分配。快开学的时候我接到了分配通知,是去华县毕家公社当妇联主任,和我同时分配到各公社当妇联主任、团委书记的同学有十几个。当时的分配办法是,干部由民政局管理,教育局听从民政局的安排。我接到通知后,根本不愿意去毕家公社搞行政工作。便多次找教育局、民政局主管分配的同志提出我的个人要求,要求专业对口,到学校去教书,但无济于事,民政局坚持不变。眼看着其他被分配的学生都上班了,我因不去毕家公社报到拖到九月中旬无处上班。
当时文教局主管干部分配的是史建安(退休前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志。他对我说:你要硬扛着不去就没办法给你发工资,我们先把你寄放到杏林小学,起码能发工资,去不去毕家可以继续商量。听了史建安同志的话,我才去杏林小学报到,成了杏林小学的一名教师,9月份也领到了工资。如果不是史建安从中周旋开导,我可能和民政局继续僵持下去,真不知道要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现在回忆起来,真是很感谢史建安先生“以人为本”的理念。
2020年7月
王股长收回调令
我被暂时寄放在杏林小学以后,县民政局仍然没有放过我。还把我当作毕家公社的干部,分配在韩继凯的工作队,到蓝田县去搞社教。

现在的杏林中心小学 自老五讲故事

我因没有去毕家,韩继凯的工作队就少了一名队员,在这种情况下我又不得平静了。韩继凯向毕家公社要人,毕家公社向民政局要人,民政局向教育局要人,最终都来学校说服我,我记不清接待了多少来动员说服我的人。由于我的坚持和倔强,说服我的人有的好言相劝,有的拍桌子怒视、指责谩骂、有人竟怒气冲冲地说:“没见过一个女孩子这么不听话,试试看,走着瞧。”此事惊动了当时的郭志刚副县长(他的爱人是县妇联主任宁冬梅)。他来到杏林小学当着许多人的面,指着我质问:“为什么不到毕家公社当妇联主任?”面对他的质问我低头不语(当时不知他是谁)。我是一个弱者,面对一个又一个政府官员和国家干部我不争辩只是保持沉默。回答只说一句话:“我愿意当老师”,所有来人对我无奈。
在各种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县民政局要教育局强行下调令,否则,停发工资。教育局人事股长王树仁拿着调令来到杏林小学,告诉我:“我代表教育局来向你发送调令,希望你服从……”我看着调令和王股长的态度,不由得哭出声来,哽咽着对他们说:“我是师范学校毕业的,是学教书的,我愿意当老师,不愿意当行政干部,也搞不了行政工作。”我无奈的泪水、哽咽不止,向王股长表示着自己心中的委屈,一再请求,自己要当教师,不愿意搞行政工作。彼此默坐了一个多小时。
记得王股长被我真情所感动。见我哭声不断,非常动情地安慰我说:“好娃哩不哭了,社会上很多人都说教师都寻人钻眼往出调,组织调你到行政上去还调不动你,拿调令来你都不走,我被你这么热爱教育的精神所感动。我今天破例收回调令,哪怕我回去受处分,希望你好好工作。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和蔼仁慈的王树仁股长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才使我留在了教育战线。
就这样,继续了我的教学生涯。没有想到的是,年终学校给每个教师做鉴定时,却给我作了一条不服从组织分配的结论。
2020年7月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流年光影》
(0)

相关推荐

  • 学文丨《哥哥的往事》

    <哥哥的往事> 作者:学文(黑龙江) 我的大哥,是我们几个兄弟苦难的童年和少年时唯一,带给我们快乐的人,也是一直把我的两个弟弟供到读书毕业的长兄. 人说有父从父,无父从兄,这句话很实在,在 ...

  • ​大荔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学习的意见

    大荔县教育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学习的意见 机关各股室: 为了进一步加强机关学习,提升机关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巩固机关学习成果,推进机关学习深入常态开展.根据中共大荔县委<关于开展" ...

  • 南阳益博社工中心:庆六一关爱留守儿童清洁小手项目启动会||益闻

    为改善学校卫生设施,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助力儿童在家庭也能够得到对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的支持,向家长介绍卫生和防疫知识,2021年6月1日,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镇平县贾宋镇黑龙庙小学举行庆六一&qu ...

  • 赣鄱专栏 | 邓海凤:难忘校园情深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邓海凤 / 图:网络 一九六八年初,黄溪大队党支部书记突然问我要去教书吗?当时我懵了,教 ...

  • 柳河县留守儿童温暖包发放仪式在前进小学举行

    凛冬已至,寒潮席卷,而前进小学校园内却流淌着涓涓暖流.12月12日上午,柳河县留守儿童温暖包发放仪式在前进小学多媒体教室举行,仪式由前进小学王 老师主持. 此次活动由柳爱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得到了教育 ...

  • 华县毕家芦笋的兴与衰!

    华县毕家芦笋的兴与衰 作者:秦获幸 一,芦笋是何方神圣? 芦笋是舶来品.两千年前生长在地中海地区,十九世纪就是意大利人的盘中佳肴,二十世纪初国内大上海郊区农民栽植芦笋专供城里的洋人和中国土豪食用.其它 ...

  • 我的二伯父毕厚生与华县毕家一带的地下党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的二伯父毕厚生(二) 作者 毕慈芬 解放战争期间,我年纪小,对二伯父做的事情并不太懂,但本能地感到他是在做好事.长大了才知道二伯父秉持正义,数次帮助地下党员 ...

  • 数九寒天,父亲与妹妹拉架子车去华县高塘街卖甘蔗!

    怀 念 父 亲(三) 作者 郭玉贤 我的父亲(大名郭志德,小名家顺,排行为四,村里人称四爷.四叔),1987年农历十月一日离世,享年80岁.父亲离开我们快30年了(注:此文写于2016年),但在我的脑 ...

  • 我骑自行车去华县少华镇给丈夫看病,婆婆饿着肚子等我们!

    婆婆一生辛酸泪(二) 作者 郭玉贤 为儿倾母爱 满腹心酸痛(续)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开正的病情有了好转,我们带了常用药回家,我得赶快去上班工作.照料开正吃药的事全部落在婆婆身上,她每天要几次给开正端水 ...

  • 1969年我抱着不满周岁的女儿去华县金堆教书

    <流年光影>第三辑:潜心政务 作者 郭玉贤 进山从教的难与苦 1968年全国实行了小学下放到大队办的政策.全国所有的小学教师,寒假后不再返回原学校,一律回到自己的居住地,由所在大队,负责安 ...

  • 2013年,我去华县太平峪背水回来时的遭遇!

    邮箱:3125136050@qq.com 背水重栽身无伤 善心苍天心里装 作者 刘自胜 2013年初,我从北京回到华县,77岁的我,精神很好,却没事干,看到不少老同志,天不明就进山,去太平峪背水.我和 ...

  • 我拿着给姐姐买陪嫁的钱去华县新华书店买了书

    邮箱:3125136050@qq.com 童年的梦 作者 高民智 童年人人都有,童年能给我带来美好的回忆.童年我就做了一个要当作家的梦,可是到后来,我这个梦一直未能实现. 本文作者高民智 在那个年代里 ...

  • 李大钊撰铭华县杨家陵——杨松轩逝世,先后有五、六万人参加悼念活动

    邮箱:3125136050@qq.com 李大钊深情撰铭杨家陵 作者 郝庆年 黄 玮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彪炳中国现代史的巨人,可是他却为华县农民杨耀海撰写墓铭 ...

  • 1974年我包联华县姚家李家步背后等村时,砍树群众把我告了!

    <流年光影>第三辑:潜心政务 作者 郭玉贤 毫无觉察的组织考察 1974年我任侯坊公社副主任时,党委决定分配我包联姚家.李家.步背后.雷家.陈家五个大队的工作.我住在李家大队第一生产队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