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十一穴歌
相关推荐
-
5.大椎、束骨
对穴:大椎.束骨 单穴功用: 大椎又名百劳.为督脉之经穴,又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亦称诸阳之会穴.穴在第一椎上凹陷处,因其椎骨最大,故名大椎.它具有宣通一身阳气之功,故可宣阳解表,祛风散寒,理 ...
-
杂病十一穴歌《聚英》攒竹丝空主头疼,偏正...
杂病十一穴歌 <聚英> 攒竹丝空主头疼,偏正皆宜向此针, 更去大都除泻动,风池针刺三分深, 曲池合谷先针泻,永与除疴病不侵, 依此下针无不应,管教随手便安宁, 头风头痛与牙疼,合谷三间两穴 ...
-
杂病十一穴歌 《针灸聚英》
杂病十一穴歌 明·高武 撰 <聚英> [提要] 本篇是从<针灸聚英>中转引而来.本歌通篇分十一段,分述了头痛.牙痛.耳聋.肩臂痛和咽以下至脐的各种杂证的取穴.针刺浅深和补泻所宜 ...
-
中医针灸经典《针灸大成·十二经井穴图》附:杂病十一穴歌
针灸大成●十二井穴图 手太阴井 人病膨胀,喘咳,缺盆痛,心烦,掌热,肩背疼,咽痛喉肿.斯乃以脉循上膈肺中,横过腋关,穿过尺泽入少商.故邪客于手太阴之络而生是病. 可刺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也,手大指侧. ...
-
针灸必背歌赋之杂病十一穴
[题解] 杂病十一穴歌引自<针灸聚英>,作者姓氏不详.本歌主要论述了头痛.牙痛.耳聋.肩臂痛及咽以下至脐的各种杂病的取穴规律.针刺深浅和补泻所宜.本歌选穴以头面部及四肢部腧穴为主,虽名为杂 ...
-
肘后歌(《针灸聚英》)
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 心胸有病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针. 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强痛交信凭, 胁肋腿痛后溪妙,股膝肿起泻太冲. 阴核发来如升大,百会妙穴真可骇, 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 ...
-
中医,针灸 针灸聚英
· ·
-
针灸聚英
针灸聚英
-
针灸单穴治病(一病一穴,针灸刺血治疗)
经外穴 1.内迎香 [取法]鼻孔内上部外侧之鼻粘膜上. [主治]⑴扁桃体炎 ⑵咽炎 [机理]内迎香位于鼻内,肺开窍于鼻,胃经起于鼻,大肠经挟鼻孔,三经均与咽喉关系密切,取本穴放血,可清泻肺与手足阳明之 ...
-
明 高武 针灸聚英
嘉靖八年 公元1529年 <针灸聚英>又名<针灸聚英发挥>,高武撰.刊于嘉靖八年(1529).按4卷本顺序,卷首"集用书目",简介<难经>.&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