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元节的民俗,看白汉两族的不同

(0)

相关推荐

  •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道教地官大帝的圣诞日,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七月十五日,是中元地官校戒之日.十方众圣普来集会,於是天官.水官及诸曹等,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亿贤圣俱会,简定劫数,考校罪人轻重等级,欲於此日以设供养,拔度父母亡灵,未知作何法用.--<太上洞 ...

  • 那注定将要远去的中元节

     那注定将要远去的中元节 刘述涛 中元节还没有来,有关于中元节的各种公告不断地出现,从省到市再到县里,都是有关于禁止鞭炮,文明祭祀,不得在街.巷.小区进行烧纸,烧包的通知.看着这样的通知,我就知道这, ...

  • 鬼节:七月半

    故乡读书会 ◆  ◆  ◆ ◆  ◆  ◆ 余梦楼   ◆  ◆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13:中元节 文|李全修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作为节日,原先,不同的社 ...

  • 中元节为什么称之为“鬼节”

    阴历的七月十五是传统式的中元节,别称(盂兰盆节)或(鬼节).传说故事该日阴曹地府会释放所有亡魂,民俗广泛开展祭拜亡魂的主题活动.凡有新丧的别人,例要上新坟,而通常在地区上必须祭孤魂野鬼,因此系我国民俗 ...

  • 中元之期

    隂司之地狱,即人心之地狱,人心果無地狱,然後隂司之地狱可空. --引言 旧时,古人於七月祭祖,远比今日隆重,讲究与忌讳也比如今多.其具体细节,已于之前杨运老师<白族传统习俗中元节--接祖送祖&g ...

  • 中元节,从来都不是一个“吓人”的节日

    祭祖施孤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 "小时候怕坟,觉得里面有鬼: 后来直到有亲人埋在那里, 才明白我们曾经惧怕的, 正是别人日思夜想再也见不到的人." 每年七月尤其是七月十五,网络中会 ...

  • 英汉两种语言,我们看得见的差异 | 位异与形异

    一.宏观概述,背景探究 任何一门语言的萌芽.成形.发展,再到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都是大浪淘沙.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的过程.英语与汉语,作为使用人数最多的两门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在这个漫长过程中,语言必然 ...

  • 李沁发布会清凉装上阵,看得我两眼发白

    说到李沁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吧?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沁一直都是一个只是靠着颜值出圈的美女花瓶,在娱乐圈中一直靠着自己的美貌吃香,此外就很少见她有更为出圈的东西了.但是大家却不知道,现在的李沁却早已变 ...

  • 看了这两张离婚庆祝照片,才明白:有的人离婚不是失败,而是重生

    离婚就是结束旧的,开始新的,换一个伙伴,换一种心态,换一种活法,也许会历经沧桑,但是依然可以收获幸福. 文 | 微笑喜乐 来源 | 富书姑娘原创 近日,有两张很有趣的离婚视频照片,在网上热传. 一个是 ...

  • 看了这两篇,我也想躺平了[捂脸]为官的,...

    看了这两篇,我也想躺平了[捂脸]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 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 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 ...

  • 俞敏洪:一个人是不是自卑,看身上的两个特征就一清二楚了

    图/电影<海上钢琴师>剧照 一个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往往取决于我们对于自我有怎样的认知. 一个自信的人,也许能发挥出超出他潜力的能力:但是一个自卑的人,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因为他 ...

  • 看完这两本书,轻松让你爱上写诗、填词

    有人说写旧体诗很难.因为那些平仄格律似乎是一副沉重的镣铐.其实,那些平仄格律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只不过是一层薄薄的窗户纸罢了. 写好旧体诗并不难,更不神秘.只要捅破格律那层窗户纸就可以了. 诗词火爆 ...

  • 摩托车启动后到底要不要预热?看完这两条的,基本都找到了答案

    编辑:大道行思 摩托车停放一夜后,每天首次启动到底要不要预热,相信这是许多车友的一个疑问.有些用车仔细的,会预热一会儿再起步,而有些性急的车友却启动后就立即起步.但无论是哪种车友,可能内心都没有一个确 ...

  • 朱知甫,白明亮两位老师作品欣赏

    喜 讯 喜 讯 草根诗人 思归文集 作者简介 梅妻鹤子,朱知甫,男,1954年出生.湖南教育学院毕业,中学高级退休.业余习作散文小说诗歌故事杂文通讯等,有近五十万字在国家级,省市县各类杂志报刊发表.2 ...

  • 从 瓦 当 文 字 看 秦 汉 习 俗 及 演 变

    尽管自北宋开始,历代都有不少关于秦汉瓦当的著述,但直到近代以前,有关秦汉瓦当的著录都仅限于对瓦当图像之摹拓及文字之记录,至多也只不过把它当作一种古拙的艺术品加以玩赏而已,至于学术研究则似乎无从谈起.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