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勇/在郑州大学捉爬蚱(散文)
相关推荐
-
【西散原创】刘建安作品 | 捕蝉儿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小时候,我是一个有名的"热王 ...
-
蝉鸣声声
蝉鸣声声 文/橙子 雨过天晴,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了-- 在循环往复的四季里,每个季节总有一些昆虫与人类相伴而行.夏季的虫子尤其多,甚至夜里犹如免费欣赏夏虫音乐会.所有的虫子,唯独蝉的叫声高亢执著, ...
-
消夏 | 指尖:蝉
盛夏之时,蝉声无孔不入. 蝉 文 | 指尖 盛夏之时,蝉声无孔不入.它们似乎拥有无法估量的.沉甸甸的重量,从黎明到午夜,在浓郁稠密的植物间,连绵不断挤散着热辣.粘稠而滞重的气息.据说植物越是浓密的地方 ...
-
苏小蒙/投稿那点事儿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投稿那点事儿 苏小蒙 迄今为止,我写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随笔等文学作品不下近百万字,除了极少数在刊物上发表外,绝大多数都刊登在报纸的副刊上. 我喜欢给报纸 ...
-
【往事】苏小蒙/当编辑的那“一亩三分地“
在<郑州工人报>工作期间的苏小蒙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当编辑的那"一亩三分地" 苏小蒙 工作中的苏小蒙 我原是一家工厂的业余作者,后来碰上机遇,不一一应该说我市 ...
-
蝉儿为何老发叫?
唐代诗人虞世南是一位朝廷官员,他博学多才.为官清正廉洁,在宫里为皇帝所重用. 为了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他借由蝉的生活习性,写下了<蝉>一诗."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q ...
-
金蝉一生想象传奇
我们来到河北衡水旅游,参观金蝉养殖基地,听了讲解员介绍金蝉成长史,受益匪浅,见了世面,收获颇丰.金蝉知识,总结如下: 金蝉实名蚱蝉,是蝉科昆虫的代表种,成虫又称黑蝉,成虫俗称知了龟,幼虫促称" ...
-
贾国勇/潜入郑州大学偷窥樱花(散文)
写在疫情防控初期的系列散文<在郑州大学>.之一"潜入郑州大学偷窥樱花"发表在<如皋日报>水绘园副刊,之二<在郑州大学捉爬蚱>发表在<青岛日 ...
-
贾国勇/豫东的汤天下(散文)
如果说豫东是汤天下,还真的没有人能反驳.比如鹿邑县的妈糊汤,比如开封的丸子汤,比如太康的豆沫,比如商丘的sha(月䪞)汤,比如柘城的羊肉汤,比如淮阳的小焦鱼汤,还有让人津津乐道的西华逍遥镇的胡辣汤.这 ...
-
贾国勇丨一杯苦丁茶(散文)
这次到深圳,除了正常的和文学笔友见面会谈,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见晶.七年前,我在深圳一家外资公司做行政副总,晶是公司的商务专员,也算是有缘了.多少年过去,尽管大家天各一方,也从没有断过联系,来来往往的言语 ...
-
贾国勇/斜蚂格斗子(散文)
在故乡豫东的土语中,称蛤蟆为"斜蚂",称蝌蚪为"格斗",所以才有了斜蚂格斗子这道食材的横空出世.在我童年的印象中,斜蚂格斗子有着漂亮的外形,更有清爽的口感,是夏 ...
-
贾国勇/照舅舅的灯笼(散文)
正月十五元宵节,舅舅就要给外甥送灯笼. 自从有了外孙女汲依依,督促儿子买灯笼送灯笼,就成了我春节后的日常功课.唯恐儿子忘记了,汲依依没有灯笼挑. 故乡的规矩,舅舅给外甥送灯笼要送到18岁.每三年送一种 ...
-
贾国勇丨窗外的梅花(散文)
盛世社区广场上的梅花开了. 透过窗台上的玻璃,一株粉红色的梅花映入我的眼帘.不过,当时我误认为是开放在挟带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寒风中的桃花.心中疑惑:人说桃红柳绿.如今,柳树未绿,桃花怎么先红了呢?后来, ...
-
贾国勇丨肩上的蜻蜓(散文)
女孩让我看她的一张照片,她站在绿草荫荫的河边,一只蜻蜓落在她的肩上.蜻蜓是那种豆绿色的,两只大大的眼睛,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柔和的光线来! 从神情上看,照片中的女孩很幸福! 她告诉我说,这是她一生中最 ...
-
贾国勇丨乡村“八大碗”(散文)
在我的故乡,"八大碗"分为上.中.下各八大碗.其中,"上八碗"是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元鱼.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烧鲤鱼:"中八碗&quo ...
-
贾国勇丨江海宽闲(散文)
日本名僧一休和尚有一句名言:入魔界难,入佛界易.这是说明人都具有善的本性,而恶性是后天培养的. 由于善念是人生俱来的本性,所以,人保持善念应该是水到渠成比较容易的事.而恶性的后天培养必须经过对善念破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