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燥者濡之

(0)

相关推荐

  • 国医大师— —姚荷生谈“咳嗽辨证”

    大医 双合 DaYi ShuangHe 第146期 每天一期,弘扬中医 COURSE ARRANGEMENT 1. 外感 (1) 风寒咳嗽:咳痰稀薄,多兼头痛鼻塞,喉痒声重,或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

  • 燥胜则干

    ​燥胜则干: 燥气偏胜 干燥少津 病理过程 口鼻干燥 皮肤皲裂 小便短少 入秋已久 盛夏余威 迟迟不退 渐渐不少孩子 轻者 口燥咽干. 嘴唇干裂. 大便干结. 小便黄赤. 手足心热: 重者 头痛少汗. ...

  • 望诊主病四字经

    ​精神状态主病四字经: 肾元亏损,健忘无神. 心肾不交,忧思过真. 惊悸怔忡,血不营心. 阴虚火旺,雷鸣易惊. 心情烦躁,亏阴少津. 心灰意冷,抑郁至深. 精神失常,癫狂失魂. 时悲时喜,脏躁妇人. ...

  • 中医舌诊第一人吕红彬,中医看舌诊辩证,通过不同舌象看身体状况

    中医认为,舌通过经络的循行,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五脏六腑相通,又与人体的四肢百骸相连.<内经>记载,心.肝.脾.肾等脏及膀胱.三焦.胃等脏腑均通过经脉.经别或经筋与舌直接联系在一起. 辨舌质, ...

  • 『名医经验』燥者濡之治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以外分泌腺病变为主的系统性结缔组织病,除唾液腺及泪腺最易受累外,其他内脏也可受累.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常常限于激素及免疫调节剂,但临床治疗现状并不理想.国医大师路志正认为,干燥综合征属于& ...

  • 『名医经验』费伯雄分温凉阐释燥症探析

    费伯雄是清代著名医家,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人.在多个方面对中医都有较大的贡献.本文就其论治燥症的经验和思想作一粗浅的探讨.     燥邪是六淫之一为秋季所主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quo ...

  • 『名医经验』顾润燥在脾胃病中的运用(下)

    淡养胃气  药食并重 胡慎柔首先提出"淡养胃气"之说,他在<慎柔五书>中云:"--煎去头煎不用,止服第二煎.第三煎,此为养脾阴秘法也.--煎煮去头煎则燥气尽, ...

  • 『名医经验』顾润燥在脾胃病中的运用(上)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与胃受纳转输.协调升降.温煦濡润,协同完成饮食吸收及精微输布,从而充养元气.化生气血.濡润脏腑四肢百骸,为&q ...

  • 『名医经验』血虚风燥型湿疹治验一则

    本证多为湿热留恋,伤阴化燥,瘀阳经络,致血不荣养肌肤,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症见:病程日久.皮损粗糙肥厚,有明显瘙痒,表面可有搔痕.血痂.颜色暗或呈色素沉着.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缓或滑.治宜养血活血, ...

  • 『名医经验』滋阴润燥汤

    郭会卿,男,1962年出生,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学院中医风湿病研究所所长,河南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科主任,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中医学院省级精品课程&l ...

  • 『名医经验』周仲瑛病机辨证十三条(五) 燥胜伤津

    燥为秋令主气,外感燥邪有温燥和凉燥之别.初秋有夏火之余气,燥与热合,出现类似风热的症状,则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合,出现类似风寒的症状,则为凉燥.外感燥邪,既具有外感病临床表现的一般特征,又 ...

  • 『名医经验』周仲瑛病机辨证十三条燥胜伤津

    燥为秋令主气,外感燥邪有温燥和凉燥之别.初秋有夏火之余气,燥与热合,出现类似风热的症状,则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合,出现类似风寒的症状,则为凉燥.外感燥邪,既具有外感病临床表现的一般特征,又 ...

  • 『名医经验』治溃疡当重疏肝散瘀

    阮士怡是天津的著名老中医,临床建树颇丰.除善治心血管疾病外,他运用中药治疗消化道溃疡病,疗效显著.笔者现简要介绍一二. 现代医学认为,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等因素,可使胃黏膜分泌功能发生紊乱,胃酸和胃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