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费伯雄分温凉阐释燥症探析
相关推荐
-
大家厨房 | 金秋十月一碗汤,养颜润燥又暖胃
春温.夏热.秋燥.冬寒 一季一风景,恰逢其时 金秋十月,随着"换季式"降温的来临 夏末晚风带走了仅存的温度和湿润 深秋的季节里,秋风萧瑟,蝉噤叶落 气候也变得越来越干燥 金秋多&q ...
-
健康一身轻百草益寿《每周一方》——沙参润燥汤
春季人体易"虚",其中常见的病症就是肺胃阴虚,阴虚说明肺胃中起濡养作用的阴津不足,表现为嘴起皮,干咳无痰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中医也有治疗方法,今天辽宁都市频道<健康一身轻& ...
-
燥气论 附治法(余国佩)
古谓"秋伤于湿,冬发为咳"者,指初秋尚多暑湿,故仍以湿治也.秋分以后,天之乾金渐降至地,则燥金用事矣.燥降则湿潜,其时西风常至,霜飘叶落,地土渐坼,大地均成燥象.盖燥秉乾金肃杀之气 ...
-
全民养肺刻不容缓!排毒、补肺、润燥别错过这4道汤!
肺是人体的第一道防护线,非典伤害的是肺,新冠伤害的也是肺,而多数人忽略了养肺.肺乃娇脏,主一身之气,肺一旦出现问题有什么症状?在日常,我们能不能靠中医的食疗药膳来养肺呢? 药膳养肺4道汤 归精黑豆煲鸡 ...
-
『名医经验』痹分寒热 法用温凉
热痹并角膜溃疡案 王某,女,20岁,1982年9月29日初诊. 患者体质健壮,夏季贪凉,多次用冷水浴身而致两膝关节和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时疼甚,以右膝关节为重,局部肿胀发热,有时呈游走性疼痛,向下放射 ...
-
『名医经验』逐层分消治痰湿肥胖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杨玲玲 王某,男,34岁,2010年11月17日初诊. 患者10年前始现肥胖,2年前发现血脂高,甘油三酯3.49mmol/L,先后服用水飞蓟实胶囊.脂必安至今,停药后血脂高多 ...
-
『名医经验』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难症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孟济明教授曾提出:应加强基础研究:总结现有经验,推广有实效的治疗方法:吸取中医药研究成果,创立有中国特色的中华风湿病学.而国医大师朱良春的"益肾蠲痹法"正是 ...
-
『名医经验』通腑泻热治郁症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2003年9月一天,中午门诊,有姚姓妇人,49岁,在家人陪伴下求诊.诉其多日来,精神抑郁,焦虑不安,烦躁欲哭,彻夜不眠,多梦易醒.近2日,上述诸症加重,伴有食欲不振, ...
-
『名医经验』李振华分型论治中风轻证(上)
中风病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都很高,不仅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振华根据历代医家不同见解,结合临床实践观察,积多年的临床研究认为,该病形成主要是内因为主,先由 ...
-
『名医经验』李振华分型论治中风轻证(中)
风痰上逆 症状:头昏头沉,突然口眼歪斜,舌体不正,语言不利,痰涎较多,手足重滞,半身不遂.舌体不正,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沉滑.治以豁痰利湿,熄风通络.处方:自拟祛湿通络汤:白术9克,茯苓15克,橘红 ...
-
『名医经验』李振华分型论治中风轻证(下)
气虚血瘀 症状:头昏,突然口眼歪斜,舌体不正,肢体麻木无力,倦怠乏力,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弱或细涩.治以益气活血,透窍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补阳还五汤方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g ...
-
『名医经验』治溃疡当重疏肝散瘀
阮士怡是天津的著名老中医,临床建树颇丰.除善治心血管疾病外,他运用中药治疗消化道溃疡病,疗效显著.笔者现简要介绍一二. 现代医学认为,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等因素,可使胃黏膜分泌功能发生紊乱,胃酸和胃蛋白 ...
-
『名医经验』桂枝加黄芪汤消晨汗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签兴 患者张某,女,35岁.于2013年7月9日初诊. 主诉:每日清晨睡醒后约三四分钟,便觉自身闷热,心中烦乱,随即遍身汗出,但汗出量不多,仅周身贴身衣物微湿而已,汗出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