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党参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0)

相关推荐

  • 虚不受补是咋回事儿

       中药的补泻兼施搭配法     经常听人说,虚不受补.既然虚了,为什么不能补呢?那是因为正虚邪实,正是什么?就是气血阴阳.哪一项不足了,邪都会来侵犯,虚的地方就会被邪来占位,如果直接补,正邪就会抗 ...

  • 黄耆汤的功效与作用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对黄耆汤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下. [处方] 黄耆60克(锉)知母30克石膏60克白芍药30克麦门冬30克(去心)甘草15克(炙微赤,锉)白茯苓30 ...

  • 生脉散加减方有哪些?生脉散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生脉散 生脉爽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墨淫: 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一)生脉散组成与功效 生脉散由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昧子6克组成.水煎服. 本方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效.是主治气 ...

  • 千方百剂:黄耆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黄耆饮 [处方] 黄耆(锉)地榆 桑寄生各45克 艾叶15克 白龙骨(研)60克 生地黄60克 生姜15克 [制法] 上七味,锉如麻豆大. [功效与作用] 补益冲任, ...

  • 中药桂枝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桂枝性温,辛甘解肌,温经散寒, 通阳化气,活络祛痹,疏泄腠理. (一)传统用法 桂枝味辛.微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温通卫阳以解肌散寒:温通心阳以行血运脉:温通脾阳以温中化饮:温通肾阳以化气 ...

  • 中药黄芪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黄芪甘温,补益脾肺,固表止汗, 利水消肿,升阳补气,托疮生肌. (一)传统用法 黄芪性微温,味甘,人脾.肺经.功效为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退肿. 1.气虚体弱精神萎靡,四肢无力,短气食少等 ...

  • 中药大黄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大黄苦来,峻下实热,荡涤胃肠,解毒泻瘀,外用清火,消肿治疮. (一)传统用法 大黄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肠.肝.心等经.功效为通便逐瘀,泻热解毒:外敷清火消肿. 本品苦寒沉降,峻下实热,荡涤肠胃, ...

  • 中药山楂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山楂微温,酸甘健胃,善化肉食, 消滞祛腻,除胀止痛,并停泻痢. (一)传统用法 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入脾.胃.肝经.功效为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本品能补益脾胃,促进消化,为消肉食积滞的常用药.因其善 ...

  • 中药白花蛇舌草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白花蛇舌,味甘性寒,清热利湿, 热淋可通,咽肿肠痈,蛇伤肿痛. (一)传统用法 白花蛇舌草性微寒,味甘.淡,人胃.肠经.功效为解毒消痈.清热渗湿. 1..肠痈本品甘淡微寒,清热渗湿,解毒消痈,对湿热郁 ...

  • 中药白芍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白芍微寒,苦泄酸敛,平肝潜阳, 养血敛阴,止痛柔肝,和营止汗. (一)传统用法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经.功效为柔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抑肝阳. 本品味苦酸性微寒,酸能收敛,苦凉泄热, ...

  • 中药仙鹤草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仙鹤草凉,收敛止血,各种出血, 都可选用,古治痢疾,今治涤虫. (一)传统用法 仙鹤草性凉,味苦.涩,入心.肝.脾经.功效为止血补虚,收敛止痢,消积杀虫. 本品苦涩,为收敛止血药.可治一切血症,疗效颇 ...

  • 中药威灵仙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威灵仙名,称铁线莲,味辛性温, 祛风胜湿,经络善通,治痹如神. (一)传统用法 威灵仙性温,味辛.咸,入膀胱经.功效为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本品味辛性温,散风除湿.因其善通经络,既导又利,故多用于肢体 ...

  • 中药玉米须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玉米须平,甘淡利湿,利水消肿, 清肝降压,既治黄疸,又治肾病. (一)传统用法 玉米须性平,味甘,入肝.胆.肾.膀胱经.功效为利水消肿,清肝利胆. 1.水肿.臌胀常与冬瓜皮.车前草等同用. 2.肝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