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刘三
相关推荐
-
诗钟:古人的限时命题作诗游戏
什么叫"诗钟"呢?据清代学者徐兆丰<风月谈余录>记载,所谓"诗钟",即事先在一支香的一寸处扣一根线,线端系铜钱一枚,将香插于炉内,香炉则置于托盘或钵 ...
-
古诗词题库(33)
每次十道题,帮助更好的理解古诗词. 第一题: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一诗中一共提到了几种花?() A 2种 B 3种 C 4种 答案:B 解析: 这种诗就是考验对诗的记忆能力.诗中出现了 ...
-
观唐习律93|唐才子传,唐朝只有唐彦谦一个人,学习杜甫作诗
前言 苏门学士陈师道说,唐朝人很少学杜甫作诗,<后山诗话>: 唐人不学杜诗,唯唐彦谦与今黄亚夫庶.谢师厚景初学之. 黄亚夫庶,指黄庭坚的父亲黄庶(字亚夫).谢景初,字狮厚,是梅尧臣的外甥. ...
-
汉高祖《大风歌》楷书全文,最能抒发踌躇满志的诗。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是汉高祖刘邦创作的一首诗歌,是他平黥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的这首歌.
-
不要惊讶,这些高高在上皇帝们,个个都是大诗人
前言 假如作过诗的,都可以称为诗人,那么诗人并不是多了了不起的身份.在古代,只要读过书,几乎都能作诗. 而且,从唐朝开始,诗赋创作成了科举中一项内容,因此读书人最基本的技能就是作诗. 历史上的大部分皇 ...
-
李升华七律诗 刘门
刘门 不是丙辰更御言,刘门铁定覆盆冤. 谁人敢为申公理,哪处堪当诉本源. 宰辅蒙尘须哑忍,黔黎落难岂惊喧. 如今每想当年事,后裔可曾有憎烦? [注释]风雨十年,刘门大案堪称第一冤案.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
-
李升华七律诗 祭网友逝世三周年
祭网友逝世三周年 相交虽仅数年间,共识却高匡俗山. 偶语有钦三寿客,诚言无忌九重关. 番番见地含深远,点点讥锋刺野蛮. 岂料别离方几日,如何一去不回还? [注释]2月24日,曾经写了一首同题七绝诗,现 ...
-
李升华七律诗 三峰
三峰 一世栖身长白峦,却未攀登最顶端. 岂肯平心寻景色,宁凭冷眼眺鸿盘. 数千仞外浮长苦,几百年来系寸丹. 于今半荡天池水,已弃三峰怎忍看? [注释]4月1日,曾经写了一首同题七绝诗,并作了这样的说明 ...
-
李升华七律诗 嬴刘
嬴刘 休言汉祖百世功,哪比秦家有不同? 以解民悬名号始,即承帝运实情终. 江山尽入皇庭彀,天地皆成紫禁红. 也想金銮传万代,嬴刘怎否两相通? [注释]都说,秦时天下苦秦久矣,然而,刘姓王朝建立,苦刘便 ...
-
李升华七律诗 自嘲
自嘲 总冀前途成事功,何期往日与今同. 酆都祖路已非远,尘网宗家犹是穷. 冷眼长看蔬食物,贫身只做肉屏风. 莫非回首维生史,染病唯凭一口中? [注释]读唐李商隐<人日即事>诗,步韵而咏别事 ...
-
李升华七律诗 致老友
致老友 一从离却柳条边,岁岁无逢沈酿川. 每守孤风听锦瑟,唯耽明月忆朋筵. 身家少借私亲力,生活多花冤枉钱. 十年雨雪时常问,谁人与我共婵娟? [注释]读唐李商隐<和人题真娘墓(真娘吴中乐妓墓在 ...
-
李升华七律诗 咏史
咏史 当年徒是庆南巡,风里何曾满眼春. 一夜昙花空对月,两朝帝业枉传人. 乾坤几改翻成故,社稷三更不见新. 憧憬千帆须觅渡,天河哪处是梁津? [注释]读唐李商隐<春日寄怀>诗,依韵而咏别事 ...
-
李升华七律诗 思秦
思秦 既在骊山修寝陵,岂能没世竟无称. 两千年里恭如主,三十帝中褒似冰. 万古嬴门延后裔,一篇秦赋颂先登. 彼时既认车同轨,此日谁思上蔡鹰? [注释]读唐李商隐<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诗,步 ...
-
李升华七律诗 穷庐
穷庐 煮酒耽迷仁智居,彼时忧愤此安徐. 唯求神命知龟卜,只待仙游到宛渠. 俗耳重听张养浩,清心每敬宋潜虚. 穷庐也有读书趣:纸笔韩杯半碟鱼. [注释]读唐李商隐<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