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文化高度发展的唐朝,文人雅士是如何用茶来修身养性的?

(0)

相关推荐

  • 自由自在中国茶:踏访春茶的山水、人文与市井

    中国茶是随着不同的时代精神而变的.煎茶,点茶,泡茶,分别代表着茶的古典派.浪漫派和自然派,也牵扯着唐.宋.明三个朝代的情感.明朝以来,散茶冲泡成为主流,保留了叶片自然的形态.新鲜的香气,可以说是最自然 ...

  • 专访刘礼堂:长江流域饮茶习俗及其对外传播

    中国人对茶叶的开发利用历史悠长.唐代以前,茶叶大抵采自野生茶树.随着饮茶之风渐广,茶叶消费量激增,仅靠采集野茶无法满足庞大的消费需求.于是,人工种植茶园日益增多,逐渐形成了茶叶核心产区.围绕长江流域饮 ...

  • 以茶待客、以茶赠友、以茶孝亲:从茶诗中品味北宋茶文化

    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然排在最后一位,但是对中国人来说绝对是必不可少的的一部分.中国人早在六七万年前就已经开始种植茶树了,中国人发展茶和饮用茶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大约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 ...

  • 中国特色茶文化的历史演进

    我国有着四五千年长盛不衰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是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鼻祖.从古代茶文化.近现代茶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茶文化的历史脉络来看,我国茶文化经历蓬勃发展期.衰落期和复兴期的嬗变.新时代中国特 ...

  • 文人雅士也公开“斗”起来的斗茶是怎么“斗”的?

    你好,这是"约茶记"第120篇原创文章,我是茶小约. 本文导读:点茶是古人的饮茶方式之一,在宋代比较流行,成为全社会都喜欢的饮茶法.如果说,唐代的煎茶侧重于技艺,那么宋代的点茶,则 ...

  • 嫩如青梅、莲般静慧,它是文人雅士心头的青瓷白月光

    800多年前,接过北宋青瓷的班,南宋龙泉青瓷一反越窑.耀州窑之深沉,以亮丽养眼的梅子青,粉墨登场. 今日,这一抹嫩如青梅.莲般静慧的青瓷之色,仍以其"内敛美.静态美.纯净美"的美学 ...

  • 香炉:文人雅士心爱之物!

    "日照香炉生紫烟"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千古流传,作品描写庐山香炉峰上,初日映照,紫烟氤氲,瀑布高挂,飞流奔腾,展示了盛唐气象和时人对香炉的偏爱之情. 在人们的 ...

  • 文人雅士的生意经

    寒假漫漫,大把大把的时光像文静的少女,羞涩地在前面等着我.我不能辜负她,总得找一些休闲的方式才好.为人性僻的我,希望过一种雅致的假期生活. 很偶然地,在微信的朋友圈里,捕捉到了一条信息,上面写着:你有 ...

  • ​宋代的文人雅士借梅抒情、借梅引品,以此赋予梅花多元且经典的意象

    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定意象,其独特意蕴的确定历经了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宋代咏梅文学达到高潮,梅花的象征意义成熟.定型.宋朝的梅花可以代指美人.仙子:还可表达对远方朋友.家园故里的思念之情:象征君子 ...

  • 郑东500亩小镇,可能是中原文人雅士们的乐土

    地盘说 真正的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 ■撰文 | 王语嫣 ☞ <地盘>特邀撰稿人 中原文化虽源远流长,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原腹地郑州长期以来却被质疑缺乏文化底蕴,比不上隔壁的西安不提,甚 ...

  • 古代文人雅士如何品蟹

    丰子恺的<秋饮黄花酒> 金秋送爽,正是吃螃蟹的大好时节.吃蟹的历史悠久,在千百年的流传中,文人雅士被其美味折服,写下了不少诗词歌赋,比如南宋诗人方岳有"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 ...

  • 文人雅士,品茶论道,茶室案头置物小茶柜

    老挝红酸枝 置物柜 规格:38.5*15*42cm 古时熟谙茶道者深知茶具之重要,古代"茶具"的范围也很广,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 ...

  • 我的汉川丨明代四位文人雅士眼中的汉川刘家隔

    明代四位文人雅士眼中的 汉川刘家隔 刘家隔镇是汉川市东北边陲重镇,其历史文化悠久,西周郧国郧城所在地,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 明朝时期,刘家隔地处要冲,据明代<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