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棠溪记忆》初稿有感——林毓秀
相关推荐
-
留住回忆,留住乡愁,留住美丽的念想——琶村村史馆
换个角度 洞察世界 一叶轻舟 期待与你相遇 发现更好的所在 留住历史,留住乡愁,留住人类发展的轨迹,是一个乡村赖以生息.繁衍.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是美丽乡村的基因和灵魂. 一 当你到农村寻访有关 ...
-
余顺亮乡愁二首
乡 愁之一 作者:余顺亮 人生已唱夕阳红, 陶醉诗联万事空. 伏案翻书山水忆, 推窗吸氧竹梅同. 三杯淡酒邀明月, 一阙清词敌冷风. 长恨秋声敲耳鼓, 遥思云外有孤鸿. 余顺亮2020.10.14上 ...
-
守望乡愁,思源行远——长阳首家村史馆建成开放
2019年11月8日上午,参加宜昌市农村精神扶贫专项行动推进会的人员参观刚刚建成的"钟家湾村村史馆".(图片来自宜昌文明网,记者乔奇摄) 2019年11月8日上午,宜昌市农村精神扶 ...
-
老烟|再入七峰,已释乡愁
散文 文/图 老烟 再入七峰 已释乡愁 七峰村.一个颇具现代风味的城郊农村,属田墩镇,距饶城不到三十里. 此前我曾去过一次,我记得,四年前,田墩一位同事说七峰有座监狱,也叫集中营,是国民党在皖南 ...
-
关于村子,以长安为例
在长安村落故事里寻找乡愁 文/风子 乡愁是最好的故事 村落是最直接的乡愁 保留村落老物件就是保留乡魂 乡村是农村人的情感地 是城里人的远方 我们即将从完成脱贫战场转折到振兴乡村经济的轨道上来,那么我们 ...
-
《棠溪记忆》03 —— 众姓成大村,筑棠溪梦
众姓成大村,共筑棠溪梦--棠溪35个姓氏变迁基本情况简介作者:李华.郑增玉姓氏,是人之根,是祖先魂,是凝聚力,是和谐剂,是家庭和社会的融合素.姓氏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有别婚 ...
-
《棠溪记忆》02 —— 石刻时光……
石 刻 时 光作者:郝李林一棠溪井里潭摩崖石刻,为2004年福安市文体局公布的首批不可移动文物点.2008年8月26日,应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之要求,福安市文体局办公室主任黄曙英同志,福安市博物馆馆 ...
-
《棠溪记忆》01—— 一部难得的乡村志书
一部难得的乡村志书 --<棠溪记忆>序作者:林容华古往今来,国有史,家有谱,府县有志.人生有家,家居有所.人类聚集,形成村落.生养之地,情之所寄.盛世修志,此乃善举.故记乡村之变迁,循乡风 ...
-
欣赏《棠溪记忆》读后感,走进棠溪去看看
欣赏<棠溪记忆>读后感 走进棠溪村去看看 近年来,每每进出福安潭头镇境内的武陵溪流域,去领略大山的情怀.欣赏山村的风景,都会路过位于武陵溪畔的棠溪村.但终因棠溪村就在公路边,觉得很方便,随 ...
-
荐读名师林毓秀——感恩祖先 , 感恩万物
感恩祖先,感恩万物 作者:林毓秀 前不久,安葬了我母亲的骨灰,很想写一篇纪念我母亲的文章,但一直找不到突破口.今夜难得空闲,翻阅旧作,突然发现有一篇旧作能够表达我此时的心情,于是毅然决定将此文作为对我 ...
-
【050】“棠溪杯”有奖征文林兮作品
以剑客之名许你一世柔情 林兮(湖北) 一大片桃林,桃花正绽放妖娆,伊笛佩戴宝剑,打马来到这片桃林边.一切似乎平淡无奇,除了那片桃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伊笛奉父母之命,来此等候父亲结拜兄弟的孩子.据说 ...
-
借林毓秀老师《中秋月赋》祝大家团圆幸福
中 秋 月 赋 作者:林毓秀 时维八月,序属仲秋.蒸炎渐涣,凛气方遒.衣飘飘金风送爽,云淡淡丹桂飘幽.劲草萧瑟以承露,黄花窈窕而含羞.太虚廖廓,蝉眠瘦劲之高树:秋水澄清,雁憩凄寒之汀州.月悬青汉,华朗 ...
-
【虎溪一六专刊—林诺汐】独一无二的我们——读《小鲤鱼跳龙门》有感
独一无二的我们 --读<小鲤鱼跳龙门>有感 福清市实验小学虎溪校区一年六班 林诺汐 指导老师:郑英 读书是一座桥梁,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彼岸:读书是一艘飞船,带临我们傲游文化宇宙:读书 ...
-
利用科学的记忆方法,让你事半功倍——读《考试脑科学》有感
又到了一年的年中和毕业季,估计很多人都在准备各种考试,比如高考和中考就迫在眉睫了,而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现在也都可以开始准备了,但是许多人都很苦恼,因为不管自己怎么学,很多知识还是记不住消化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