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价格目标弊大于利——摘自《趋势投资》
设置价格目标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
首先,无论水平线还是斜线,都是根据行情历史记录绘制的,都是对静态的历史记录的加工。回顾历史,行情记录是事实,是确定的;展望未来,行情充满活力,到底怎么走,那是不确定的。不能用死框框来描绘活行情。
其次,预设价格目标,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成见;带着成见观察行情,显然将降低观察者的灵活性,甚至误导观察者。考虑到这样的副作用,我们宁可不考虑、不评估趋势的价格目标。
恰当的观点是,历史形成的静态标志线组成了客观的刻度线,它们是衡量市场状态、趋势力度的标尺,而不是限定行情演变的框框。在行情历史和未来之间,通过这套标尺建立了联系。

图4.36
图4.36 以价格水平等作为衡量市场状态和趋势力度的参照标准,可以分为六种情况。无论行情是否触及或是超越参照标准,都可以透露出有价值的技术分析信息。
如果在趋势演变的前方或后方存在明显的价格水平、百分比回撤水平、价格跳空、趋势线(尤其是斜率较低的趋势线),我们可以用它作为参照标准(图4.36)。
在未来的行情演变过程中,如果市场未能到达参照标准,提早掉头折返,那么,
发生在顺趋势方向的,表明趋势力度不如预期,可能发生反向的变化;
发生在逆趋势方向的,表明原趋势力度强劲,原趋势可能随时恢复,继续前进。
如果市场基本达到了参照标准,那么,
无论发生在顺趋势方向还是发生在逆趋势方向,都表明行情很可能按部就班地演变。
如果市场超越了参照标准,那么,
发生在顺趋势方向的,表明趋势力度加强。不过,如果市场在超越时成交量形成了巨量或许要小心;
发生在逆趋势方向的,表明原趋势可能发生反向的变化。
趋势的语言不是精确的,而是模糊的、概率化的,就像量子力学相对于牛顿力学的差别一样。我们日常习惯的观察是,前一个时点物体在这里,根据其速度和所受的外力作用,就能精确地预计它在下个时点的位置和速度,因此我们养成了事事求“精确”的习惯。当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时,要么白费力气地追求确定性,如同追求长生不老一样;要么让自己处在深深的矛盾之中,如坐针毡。值得推荐的办法是,养成用概率理解行情的良好习惯,对行情演变安之若素。
(《趋势投资》在京东、新华书店、当当、人民邮电出版社网店均有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