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宁海十大文人读书处
相关推荐
-
“乡土宁海”走进田洋卢专题——探花故里访探花
"乡土宁海"走进田洋卢专题 漫游古村 田洋卢探花故里访探花 陈鹉飞 "毛毛细雨落宁海,雹子打天台",当年皇帝圣旨口,褒奖宁海风骨叶梦鼎,恩泽了宁海方园百姓.无巧 ...
-
巧言评世:道义式微?不!它就在宁海田洋卢
巧言评世丨道义式微? 不!它就在宁海田洋卢 卢巧 编者按 我曾在书上略过卢原质.方孝孺的名字,却不曾深究他们的故事,直到那天走进田洋卢,终于走近那段"诛十族"的尘封往事,独立青山野 ...
-
“二月二文会”|台州府六邑文人雅士的重要集会
田洋卢文昌阁(油画/周毅) 2019年7月11日 桑洲镇政府召开了 田洋卢卢探花研讨会 会上"乡土宁海"提交了 恢复"二月二文会"的建议 如今桑洲镇政府会同相关 ...
-
台州金谷岩下,方孝孺族人后裔聚居的岩下方村,将重回宁海
台州市天台县泳溪乡岩下方村,危峰兀立的金谷岩下,方姓人家聚居的村落,故名岩下方村. 岩下方村包括岩下方和洋店两个自然村,从泳溪乡方向北来的叫泳溪,从岩下蒋方向西来的大柳溪,在岩下方村相汇后,称为清溪. ...
-
缑乡人物 | 柔石潘天寿的生死挚交,为鲁迅治病的海上名医严苍山
国医名家严苍山 洋溪晚景 严苍山(1898-1968),黄坛严家人,名云,字苍山,精医术.擅书法.工诗文.能绘画.近代著名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家. 初随父学医,1924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承丁 ...
-
【乡韵】弘扬宁海乡土历史
作者丨胡克均 摘要 乡土历史.乡土文化是形成人们思想灵魂的源泉.芸芸众生来到红尘世界,最早接触的是生身的父母,认识社会的第一个窗口是生于此长于此的故乡.通过亲身耳闻目睹.父母的熏陶.老师的教育,认识了 ...
-
宁海探花郎故里,二月二龙抬头还有这么一出……
宁海探花郎故里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这么一出-- 卢巧/文 周衍平/摄 编者按 3月10日(农历二月二),由乡土宁海工作室发起的"探花卢原质.大儒方孝孺读书处文化研讨会"在卢原质故乡 ...
-
钱天中|避司弄与龙灯墙
文/钱天中 (避司弄 麦田摄) 宁海故里陆续拆迁,这次轮到吾家.旧居虽好,怎奈四面邻宅高企,冬无阳光,夏不透风,早不适合居住,又无力购房,唯有等拆迁一途,虽有不舍,但也没有办法的. 这次公示的拆迁地块 ...
-
应可军 | 宁海十里红妆故事
宁海十里红妆故事 ◎ 应可军 近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代表作<新嫁娘词>: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首句"三日入厨下",即新婚三天,新娘来到厨 ...
-
应可军 | 宁海民间的祝由十三科
宁海民间的祝由十三科 文/应可军 古代治病,除了用药石.针灸的方法,中医还有用符咒治病的祝由十三科:唐代太医署中设立咒禁科,到元明之际太医院设立十三科,祝由科是第十三科.后来传说有祝由十三法,因在湖南 ...
-
应可军 | 宁海宋代文人之间的唱和诗
宁海宋代文人之间的唱和诗 文/应可军 唱和诗是古代诗人相互间应答酬谢所作的诗词,方式有联句.酬和.赓和.追和.和答.分韵.和韵.次韵等.遥想古代,文人之间以诗赠友,酬诗作答,篇篇诗词之间记录下的是千古 ...
-
应可军 | 宁海灯史
宁海灯史 文/应可军 在我未得病前,总往农村跑,碰到不少宁海乡土者,不知怎么回事,他们收集了不少农村老物品.总想建立乡愁展览馆.非常惭愧,我没有为她们提供较好或系统的文字稿.这几天,忽然想到写点文字, ...
-
应可军 |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FLO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文/应可军 史载: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途经蔡国被围绝粮几乎致死.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陈国亲吴派害怕孔子辅佐楚昭王楚国更强大,便派说兵胁迫孔子改道,不让孔子去楚国.孔子在蔡国 ...
-
应可军 | 宁海照相史话
宁海照相史话 文/应可军 我们这玩地方文献的群体,对老照片的喜爱是难以言表的,可惜存世的老照片实在太少了.老照片作为一个建筑.一个人一段时期的特定影像记录,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特点,就算发展到今天 ...
-
应可军 | 宁海棋文化
宁海棋文化 文/应可军 可能你也经历过,童年,隨意在石板地用瓦爿块或粉笔画一个空心十字架,或在树下泥地用树枝划一个空心十字架,双方各拣选果核或小石子,就可布阵作战,金木水火土.棋逢对手,就可博弈各一个 ...
-
应可军 | 宁海青云观(外二篇)
宁海青云观 ----文/应可军----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 ...
-
应可军 | 宁海育婴堂
宁海育婴堂 文/应可军 育婴堂,宁海人俗称养育堂.育婴堂是收养弃婴的育婴组织,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育婴堂收养并救活了许多弃婴,其设立实为一桩善举.中国早有这方面的善举传统,如贫儿院.育婴堂等等,佛教中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