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如华:京剧历史上的破冰之旅

(0)

相关推荐

  • 姜凤山:大演“现代戏”那阵子

    姜凤山先生 1958年开始让排现代戏,老戏还让演.1964年全国各地到处都在排现代戏,老戏不让演了.筱翠花筱老板的戏,像<战宛城>,不敢唱了.他踩跷,软跷. 为排现代戏,汪曾祺.袁韵宜他们 ...

  • 高潮迭起一气呵成!他作曲她演唱出了绝无仅有的优美京剧青衣声腔

    这段精彩绝伦独一无二的京剧青衣唱腔,在京剧青衣演员李丽芳演绎下,跌宕起伏美轮美奂. 点击下面的视频,再细细地品味这段反二黄青衣唱腔,创作者和演唱者都倾情创作和演绎的净(生唱净)旦联唱,因李丽芳逝世成有 ...

  • 盘点京剧大师李丽芳的经典唱段,海港,白门楼,坐宫,唱腔太牛!

    盘点京剧大师李丽芳的经典唱段,海港,白门楼,坐宫,唱腔太牛!

  • 五胡乱华——中国历史上的至暗时刻

    五胡乱华--中国历史上的至暗时刻 丁小史2021-05-12 10:55:16 汉族女人残忍的被称"两脚羊" 五胡乱华("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 ...

  • 华州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开拓者 ——郑桓公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开拓者 --郑桓公 作者 赵建文 郑全欣 明<华州志>.清<续华州志>和<华县志>等华州地方志书显示, ...

  • 京剧历史上最大的堂会!南北名伶齐聚献艺 奢侈程度超乎想象

    杜月笙先生浦东高桥宗祠落成典礼,于六月九日.十日.十一日举行盛大堂会三日.会集南北名伶,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及杨小楼.龚云甫.王又宸,马连良.谭小培父子.王少楼.高庆奎.言菊朋等莫不参与,可谓沪上 ...

  • 华州历史上的五次人口普查

    华州历史上的五次人口普查 民国三十年(1941年),民国政府曾进行了一次人口清查,此年,华县有29750户,127769人.民国三十六年(1947),颁发国民身份证,附照片.指纹.简历等项.建国后,自 ...

  • 京剧历史上“徽汉合流”的伟大意义

    刘新阳 ◆ ◆ ◆ ◆ 在四喜官.米应先入京后,汉调艺人余三胜.王洪贵.李六.龙德云.童德善.谭志道等人又相继来到北京.汉调入京后,正值徽班的演出风起云涌.声势浩大,倘若以本剧种独立组成班社演出,作为 ...

  • 京剧历史上那些声名显赫的票友

    票友从最初只是凑在一起拉拉唱唱,仅是娱乐消遣,即不响锣鼓,也不粉墨登场,更不对外演出,逐渐演变到不仅场面齐全,而且能演整出戏了.在票友的行列中,人员极为广泛,不仅有来自各行各业工人.职员.商人.教师. ...

  • 华州历史上的三县分治时期

    邮箱:3125136050@qq.com 武城县与沈阳县 作者 闫广勤 袁埔良 秦朝统一中国后,大力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加到48郡).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始,秦朝设县,冀县,郑县和 ...

  • 华州历史上杏林的杏

    邮箱:3125136050@qq.com 杏 林 的 杏 作者:王志军 杏,是我国北方的一种特种水果,距今约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据史料记载,华县的杏树栽培,始于明隆庆六年(1572).1947年 ...

  • 【侃京剧】为什么说马派的唱腔是京剧历史上的里程碑

    诠释京剧的唱腔艺术,我直观的用'高.低.轻.重.断.连.强.弱'八个字来概括.马连良先生是囊括这八字法且均衡运用的第一人,马派唱腔的刚柔并进.潇洒优美也是第一.马派好就好在'八字法'巧妙的运用,关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