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中药消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药学部
汤惠轶
每逢夏季,总会有人说:夏天啦,不要喝中药啦,容易上火。似乎到了夏天,中药就变成了禁忌品。到底夏天能不能吃中药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夏季的消暑中药。
中药材分寒、热、温、凉四性。夏季的确不宜服用进补的药材,但喝清热解火的中药,不仅不会上火,对病症也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今已进入烈日炎炎三伏天,人们易发生中暑、热伤风等夏季常见病。三伏天如何消暑防暑呢?中医养生理论认为,不妨用一些中药,不仅可消暑,还能达到强体养生功效。
有发汗解表,去湿化暑之效。多用于夏日发热发汗,头疼身重。是治疗阴暑的要药。每次使用8~10g。
绿豆,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泻利,丹毒,痈肿,解热药毒。
此中药对因暑热引发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有治疗及预防作用。薄荷有干、鲜两种,以鲜为好,可单味泡服或加入茶叶中泡服。
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它是古代清热解毒的圣药。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金银花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广泛用于风热感冒, 咽喉疼痛、口糜目赤以及外科皮肤疮疡、丹毒等症。在酷暑炎夏,金银花可清热、降温、解暑,并对预防夏季小儿痱毒疖肿等病症也有良好作用,可单味泡服或加入茶叶中泡服。
中医认为,中药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菊花还有明显的解热、降血压作用,可治疗感冒头痛及肝火上扰引起的目赤肿痛。暑日用菊花,不但能解暑,还可治头晕眼花、昏厥中暑等症。对因暑热引发的头痛、目赤、疮疖等,有治疗及预防作用;白菊花、黄菊花和野菊花三个品种,可单味泡服或加入茶叶中泡服。
性凉味甘,有清热、平肝、降压的功效。用于高血压、头昏、目眩、耳鸣、急性咽喉炎的治疗。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生津止渴,提神补气。不建议三七花和其它花茶一起食用,因为三七花单味食用效果最好。
炎热的夏天,家里不防备一点上述中药,以便及时使用,同时如果出现明显的中暑症状,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多吃些富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辛辣,油炸食物少吃,多吃些苦味和酸味食物,如苦瓜、芹菜等好好调理。日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祝大家度过一个清凉的夏天。

■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