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光的书法

元朝初年,大书法家赵孟頫有次去一个酒家,看到门口写着一个斗大的“帘”字,大惊道:我以为当世书法没人能比得上我了,但这个人的书法比我还好!问店主作者是谁,答是一个叫溥光的山西和尚,于是赵孟頫向朝廷举荐。朝廷遂敕封溥光为昭文馆大学士,负责书写全部的宫廷牌匾。
溥光的书法现在也很难看到了,保存至今的有1303年的文始之殿碑,还有1315年的大元敕藏御服之碑等,可以看到字体雄浑,少用提按,转折多用圆法,结字紧束沉稳,苍郁古朴,颇具庙堂威仪,用来做宫廷匾额,可比清宫的要大气太多了。
释溥光,元代临济宗高僧,又称普光;字玄晖,又字元晖;号雪菴(雪菴),别号雪窗。山西大同人,俗姓李,人称李溥光、李雪菴(雪菴)。自幼出家为僧,普应国师中峰七世之法孙,参禅悟道,深究宗旨。一生修头陀苦行,严持戒律,为金元佛教大头陀教第十一代宗师。
关于释溥光的生卒年份,已难以考证,大致与赵孟頫同时代。根据《元书》卷九、《牟氏陵阳集》、《雪庵像赞》、《辍耕录》卷四、《松雪斋集》卷七等记载,推断共约生于1237年,卒于1327年,寿约90有余。
释溥光,一生融通'诗、文、书、画、琴、茶、禅',集七绝于一身,以琴、诗、书、画冠于艺林,堪称一代文宗的禅僧。他因善榜书大字而深享时誉,与赵孟頫名声相埒一时,所著《雪庵字要》专论楷书大字技法与审美标准,言简意深,颇具实践指导意义,在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书画相埒赵孟頫
释溥光精于书画,赵孟頫对其极为服膺。历代史籍文献皆称释溥光“与赵文敏公孟頫名声相埒”,“赵文敏公见雪菴书以为胜己”。释溥光书法大致从颜柳中化出,以师颜鲁公为主,而自成面貌。
释溥光善大楷,多书于匾额。元末陶宗仪《书史会要》言雪菴“善真、行、草书,尤工大字,国朝禁匾,皆其所书”;明代大儒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元名人墨迹》亦载:“雪菴善擘窠正书,元时宫殿榜署,皆其笔。”
今释溥光存世的大字楷书,碑刻有河南登封嵩山戒坛寺石刻《拣公茶榜》全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户县大重阳万寿宫《敕赐大重阳万寿宫》碑名八大字,陕西周至楼观台《终南山古楼观大宗圣宫重建文始殿记》碑阴“文始之殿”四大字;匾额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浑源永安寺“传法正宗之殿”木匾六大字,皆为传世珍品。
释溥光亦善书金石,元熊梦祥撰《析津志辑佚》载:“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中顺大夫李鉴撰《大都头陀妙真院寂照禅师道行碑》,雪庵书。”惜其碑今已不存。
释溥光草书,纵任奔逸,用笔精熟,字形到位,点画间往来微妙之处,笔锋使转精到,超洒流利,方家评鉴似不在明人祝枝山之下。
书法理论成就
释溥光不仅是法书大家,而且是具有很高理论素养的书法理论家,所著《雪菴永字八法》、《雪菴字要》,涉及执笔、用笔、结构、形势、工具及审美诸方面,对中国书法艺术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譬如《雪庵字要》中有书法《八美歌》,曰:“字中八美非常美,知此功夫如骨髓。藏头收尾隐三峰,偷肉减节巧一体。浮筋露骨苍古容,壮体收肢匀称理。皆妙诀,即真传,得此真传妙无比。”联系晋代卫夫人铄《笔阵图》所谓“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可悟艺道与人生、书法与禅法之微妙关联。
《八大人觉经》残碑拓片
《字要》言简意深、图文并茂,多发前人所未发,具在独到之处。《字要》所论重在笔法,亦涉及结字、章法等内容,其认为楷书大字重在体现威严雄壮、正大堂皇的庙堂气象,讲求均称齐整的秩序感和严肃性,看似有其特殊的一面,实则在当时乃至明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适于初学,对不谙大字法的名家高手亦不无借鉴与指导价值,对明人的大字书法理论更有直接的影响。尤其是,李溥光极大地推动了榜书向社会的广泛普及。榜书的普及,使楹联匾榜、横幅斗方等各种作品形式遍布室内屋外,形成明清建筑装饰的整体文化风气。使帖学从案几清玩中解放出来,使书法从全面的庄严中走出来,成为人皆可用,可以亲和的艺术。
《千里江山图》溥光小字题跋
榜书工具大革新
释溥光对榜书的另一大贡献是对工具使用的突破。在一次酒醉后,释溥光应朋友刘景之请书写'东山清致'四个大字,但手头没有足够大的笔笔,便将衣襟裹起而书,书后复视,'其字美甚,有苍劲古雅之趣,因此常以布书,日久而精妙入神,取以'永'字为法,设其四式,名曰'卒襟字法 '也。'释溥光根据自己长期的实践经验,尝谓'大抵四尺以下者,有草笔可以书之;五尺以上者,须用此布法而书之;然则自一尺至二丈者,皆可书也。'后代书大字有裹以绸、绢、布、绵纱等为笔者,皆受'卒襟'法影响。释溥光有'用布八法歌'、'卒襟五法歌'、'卒襟永字八法歌'等歌诀,凡皆经验之谈,有益于后学。
作品欣赏——
溥光草书《石头和尚草庵歌》
元代高僧溥光草书《石头和尚草庵歌》横卷,纸本,写唐释希迁(世称石头和尚)所撰《草庵歌》。凡四十二行,二百二十九字,纵四十六公分七,横逾六米,无年款,自署“玄悟老人”,后有曹文埴识。现藏上海博物馆。
溥光大字《万安寺茶牓》
(0)

相关推荐

  • 【论坛】颜体用笔,大字楷体榜书84法

    弘扬鲁公精神,学习颜体书法 引导语:榜书,古曰"署书",又称"擘窠大字".明代费灜<大书长语>曰:"秦废古文,书存八体,其曰署书者,以大字 ...

  • 北齐“王羲之”:大字鼻祖,榜书之宗

    北齐 安道壹 小编说 XIAO BIAN SHUO 安道壹(?-约580),广大乡人(今山东东平人),北齐时高僧.书法家.他与北齐的官绅多有交往,是山东地区刻经活动的主要人物 安道壹一生主要辗转齐鲁大 ...

  • 张旭光 | 临摹书法的诀窍

    一.行书学习之路行书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多种多样 笔者从多年的习书经验中总结出了一条行书学习的路径和方法,在此与广大读者分享,期冀对初学者有一定的裨益. 首先,学行书宜自晋人入手.为什么呢?因为行书在东晋 ...

  • 张旭光讲书法的神采

    说到书法的神采,是所有书法人士谈到的话题,也是书法必须具备的内涵因素. 网上看张旭光讲书法神采的视频,其中讲到书法神采为笔法.结构的表现,说下笔.行笔.收笔都能体现书法的神采,另外结构的变化体现神采, ...

  • 张旭光:书法的“到位”与“味道”

    "到位"才能保持文化的传承和品位 首先说"到位"问题.到位是指对传统古法运用能力的完善程度,也即书法本体要求的全部要素的熟练掌握.既包括线条,也包括结构.章法, ...

  • 于国光隶书书法 笔法不急不躁,稳扎稳写

    当下习书法的多,但相对来说主要是行书.行草书学的多,当然隶书也不少,不过学隶有难度,能如于国光写的这么好不多,其实对于隶书都见过,但了解的不多,也许只是浮光掠影般的明了一些. 隶书相传为秦程邈所作.邈 ...

  • 王光美书法墨迹不俗,笔墨恬雅秀美,摇曳多姿,形神靓丽韵律强

    什么样的书法最能贴近书法创作者本人的气质.这就要求其书法墨迹的笔法墨法不仅在技法上与书法创作者的性格相仿,而且在形态上,笔墨之字所体现出的那种气质,也能够让欣赏者感觉到这样的字迹很像其人,或憨态可掬, ...

  • 山东淄博临淄书法名家周光弼书法欣赏

    周光弼,1955年生于山东淄博临淄,1986年就读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系统学习书法理论与技法,几十年来笔耕不辍,默默耕耘,其书法艺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数次参加省内外专业书法大赛并获得奖项. 周光弼 ...

  • 师从张旭光,书法师法于唐代张旭草书,现为荣宝斋艺术家

    张旭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大家,由于他喜欢饮酒作书,其书法狂放不羁,雄强清雅,他的书法师法于魏晋,受到道家的影响,因此他的书法在风格上也就有了放浪不羁的感受.张旭是一位传统型的书法家,也是一位创新型的书法家 ...

  • 高僧溥光的大楷《戒坛寺石刻-万安寺茶牓》

    国际艺术微刊 · 最受欢迎公众号 国内外艺术名家·绘画·摄影·书法·插设计·文学·音乐 来自信仰的书写,启迪智慧的心灵 溥光<戒坛寺石刻-万安寺茶牓> END

  • 传奇闺秀王光美书法曝光,笔墨遒劲婀娜,挥毫14字成就书法绝唱

    许多的书法创作者,一生虽创作多幅书法作品,但是能惊艳网友的往往是其中的一两幅,小编以为这往往是"笔顺"之作,意思是书法创作者在某个时间进行创作时,笔法.笔势.笔意出奇地高于平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