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 ●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译文)

(0)

相关推荐

  • 阴盛浮阳

    ​阴盛浮阳: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 魄汗未藏,四逆而起 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这段话很多注家都注为: "阴气偏胜或阳气偏胜" 阳气偏盛 如何引起 四逆之证 后来提出"浮阳&q ...

  • 知阴知阳

    ​知阳者知阴: 脉象 内经最要紧的: 经络脏腑体系 经络在内 运行状态 如何得知 如何透过 表而知里 望闻问切 阴阳别论,别阴阳 别之一字,很要紧 学会辨别,辨别法 --- 四经,十二从 四经,应四时 ...

  • 《难经》译文注解

    <难经>是战国时期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扁鹊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 ...

  • 自我康疗21:解读《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

    自我康疗21:解读<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 地球人都知道,中国人习惯于讲天道常理,西方人习惯于讲科学真理.可以肯定的是,违背天道常理的科学真理,就必然是逆天的谬论.违逆天道会有什么结果 ...

  • 黄帝内经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笔记20201204

    ♥各种因素对疾病形成的影响,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 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hui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 ...

  • 《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8 平人气象论篇

    <黄帝内经·素问>--第18 平人气象论篇--原文诵读 18平山气象论篇第十八.mp39:24 来自老中医周攻谋 <黄帝内经·素问>--第18 平人气象论篇--对照参考译文 [ ...

  • 《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42 风论篇

    对照参考译文 [原文]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藏六府,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翻译]黄帝问道:风邪侵犯人体,或引起 ...

  • 《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41 刺腰痛篇

    [原文]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翻译]腰足太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痛时牵引项脊尻背,好象担负着沉重的东西一样,治疗时应刺其合穴委中,即在委中穴处刺出其恶血 ...

  •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 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 渡水跌仆,喘出于肾与 ...

  • 『黄帝内经』全文翻译 21. 黄帝内经上卷 素问篇 风论篇第二十一

    上卷 素问篇 风论篇第二十一 [本章要点] 一.论述了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性主动,变化最快,具有"善行而数变"的性质,故风邪致病,具有病症变化多端的特点.风邪还是引起多种疾病的 ...

  • 《黄帝内经》素问 ●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译文)

    [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译文] 春季的三个月谓 ...

  • 《黄帝内经》素问 ●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译文)

    [原文]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 阳明令人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1-黄帝内经·素问·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帝内经·素问·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本篇要点 题解:刺,针刺:齐,辨别.本篇重点讨论了皮.肉.筋.脉.骨不同病位的针刺方法:依据各种不同的病位,施以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