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8 平人气象论篇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卷一·平脉法》原文/译文/评析(7)
[原文]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①. [注释] ①厥逆:四肢厥冷不温. [译文] 少阴脉弱而且涩,弱则心中微烦,涩则手足逆冷. [评析] 本条讲少阴阴血虚,致微烦厥逆. 少阴属肾,是阴阳气血 ...
-
《难经》译文注解
<难经>是战国时期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扁鹊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 ...
-
《黄帝内经·素问》——第49 脉解篇(对照参考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第49 脉解篇(原文朗读) 49脉解论篇第四十九.mp37:29 来自老中医周攻谋 <黄帝内经·素问>--第49 脉解篇(对照参考译文) [原文]太阳所谓 ...
-
《黄帝内经·素问》——第48 大奇论篇(对照参考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第48 大奇论篇(对照参考译文) [原文]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肺之雍,喘而两胠满: [翻译]肝经.肾经.肺经胀满者,其脉搏必实,当即发为浮肿. [原文]肝雍,两 ...
-
《黄帝内经·素问》——第47 奇病论篇(对照参考译文)
[原文]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 [翻译]黄帝问道:有的妇女怀孕九个月,而不能说话的,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文]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胞中的络脉被胎儿压 ...
-
《黄帝内经·素问》——第46 病能论篇(对照参考译文)
[原文]黄帝问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 [翻译]黄帝问道:有患胃脘痈病的,应当如何诊断呢? [原文]岐伯对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 ...
-
《黄帝内经·素问》——第45 厥论篇(对照参考译文)
[原文]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 [翻译]黄帝问道:厥证有寒有热,是怎样形成的? [原文]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翻译]岐伯答道:阳气衰竭于下,发为寒厥:阴气衰竭于 ...
-
《黄帝内经·素问》——第44 痿论篇(对照参考译文)
[原文]黄帝问曰:五藏使人痿何也? [翻译]黄帝问道:五脏都能使人发生痿病,是什么道理呢? [原文]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 ...
-
《黄帝内经·素问》——第43 痹论篇(对照参考译文)
[原文]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翻译]黄帝问道:痹病是怎样产生的? [原文]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由风.寒.湿 ...
-
《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42 风论篇
对照参考译文 [原文]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藏六府,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翻译]黄帝问道:风邪侵犯人体,或引起 ...
-
《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41 刺腰痛篇
[原文]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翻译]腰足太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痛时牵引项脊尻背,好象担负着沉重的东西一样,治疗时应刺其合穴委中,即在委中穴处刺出其恶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