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化盗版武禹襄拳谱

(0)

相关推荐

  • 立身中正六

    好几位朋友指出,民国69年不是1958年,辛亥革命是1911年,所以民国69年应该是1980年,而1958年应该是民国47年.当时,狮子我是根据脑子中的印象写的,且没有仔细核算,造成错误,跟大家道个歉 ...

  • 【武学文库】太极拳谱中经论诀辨析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本文首刊于<武魂>杂志1998年第10期)   太极拳谱,是太极拳的理论文集.在太极拳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流派的产生,也相应出现了各自的 ...

  • 同学经典—武禹襄“身法八要”解

    作者王瀚墨拳照 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号廉泉,清代直隶广平府人.禹襄出身望族,博览群书,文武兼备.据史料记载,武禹襄的老乡杨露禅去河南温县陈家沟学习太极拳十几年,禹襄见而好之并从杨学拳 ...

  • 气敛入骨与敛入脊骨: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四)

    李亦畬书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 气敛入骨与敛入脊骨 一一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四) 李新方 [原文]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 [解曰]"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 ...

  • 顿悟法门的五大心法秘诀: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一)

    武禹襄祖师 顿悟法门的五大心法秘诀 一一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一) 李新方 [原文]解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 ...

  • 武氏太极拳之:武禹襄体系形成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太极拳诞生

    文/李通国 无疑,从流传的大量传说和技术看,太极拳技术古已有之.它们的名称五花八门,它们的技术或粗糙或精巧,但都若隐若地体现着现代太极拳的一些技术前身特点,我们不妨称之为,古式太极拳.可是,它们都不是 ...

  • 武禹襄故居

    -广府古城 武禹襄故居位于广府古城迎春街,占地面积9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属清代道光年间建筑.故居原有房屋75间,现存42间,分东.中.西三条南北轴线排列,其房屋错落有致.左右对称.崇 ...

  • 武禹襄《太极拳四字不传密诀》集解

    武禹襄<太极拳四字不传密诀>集解 李新方 一.以神打人的不传之秘 [原文]敷: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

  • 真正的气功不练气: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六)

    武式太极拳名家李永康(右)陈谓同老师 真正的气功不练气 一一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六) 李新方 [原文]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

  • 武禹襄太极拳论

    <太极拳解> 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 ...

  • 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传心录(1)顿悟法门的五大心法秘诀

    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传心录 一.顿悟法门的五大心法秘诀 李新方 [原文]解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动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