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不 能 错 过 的 最 佳 艺 术 入 门 书 单

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在阅读时,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的接纳多重世界,书本让我们看到了纷繁杂芜层层堆积,书本本身并非逃避。它们本身就是一个出口。
——珍妮特.温森特《重量》
阳光尚暖的午后
和社长一起放下手机
深度阅读
进入艺术的美妙世界
你之所以感觉不懂艺术
可能就是因为还没看这些书

1

📖
《美的历程》
李泽厚 著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14.03
/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
这是“李泽厚最有才气的作品”,也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入门读物。
本书将中国美学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探讨的不止于是艺术本身,更是中国美学的民族精神。
本书用精准的细致入微的文字打通“鸟瞰”中国艺术史,梳理了中国古代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审美趣味,及其形成的原因,是对中华民族有古至今的艺术汇总。书中鉴赏字字珠玑,由文字竟恍若入了一华美繁盛的画廊。
从原始艺术的“龙飞凤舞”和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堪称中华美学的经典之作。

2

📖
《艺术哲学》

[法] 伊波利特·丹纳 著
傅雷 译
商务印书馆
2018.07
/艺术是“又高级又通俗”的东西,
 把最高级的内容传达给大众。/

《艺术哲学》最初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习讲述美术史的讲义,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和希腊雕塑,对于我们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欧洲哲学起源之一希腊雕塑非常具有指导性。
书中所涉及专业概念较少,适合于普通大众阅读。
这本书有多个翻译版本,但还是傅雷先生的译本最佳,他对于艺术的了解以及他的翻译水准是众多后人所不能及的。

3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傅雷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04
/艺术革命有一个永远不变的公式:
一种艺术渐趋呆滞死板,
不能再行表现时代趋向的时候,
必得要回反自然,
向其汲取新艺术的灵感。/
本书的初版于1934年,是26岁的傅雷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美术史时的讲义。
83年后的今天,我们既看得到不知多少本厚如砖头的西方艺术通史,也看得到各类戏说、八卦聊艺术,乃至BBC、NHK的纪录片,等等。
但傅雷的文字读来依然准确、生动,且别具滋味:那时他把蒙娜丽莎称作“瑶公特”,语感也是半文半白,十足老功底和新教育皆备的民国范儿。

4

📖
幽玄·物哀·寂:日本美学三大关键词研究
[日]大西克礼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07
/“幽玄”具有一种非合理的、不可言说的性质,
是飘忽不定、不可言喻、不可思议的美的情趣。/

这是一本日本乃至东方美学的经典著作。
日本现代美学史上的重要美学家大西克礼,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日本传统美学三大关键词“幽玄”“物哀”“寂”以文字加以表述。
美学本是从欧洲引入的概念,50多年后才有了日本美学。大西克礼的贡献在于,将三个虚无缥缈的词与日本的历史、文化紧密结合,让后世的日本style找到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5

📖
《故事》
[美] 罗伯特·麦基 著
周铁东 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09
/是故事告诉了你它的意义,
而不是你将意义强加到故事之中。/
本书自1997年初版以来,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
《故事》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

6

📖
《美的历史》&《丑的历史》
[意]翁贝托.艾柯 著
彭淮栋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02
2010.04
/美是事物之间相辅相成,
石块彼此互支互抵而为一座建筑提供坚实的基础,
可以界定为“美”。/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翁贝托.艾柯在这两本书里大致以时间为脉络,从古典希腊时期到现代社会,深度剖析了世人欣赏“美”的标准以及对“丑”的成见,每个独特见解都附上图文资料加以佐证。看罢艾柯博学的旁征博引后会发现,美与丑其实就在一线之间。
/丑与不完美就像面包上的裂痕,
对整条面包的赏心悦目也有贡献。/

翁贝托.艾柯被誉为“现代达芬奇”,是享誉世界的作家、符号语言学权威、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美学家。他的小说《玫瑰之名》在1986年被改编为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同名电影,获得了法国凯撒奖等多项大奖,也让艾柯跻身于意大利一流现代小说家的行列。

7

📖
《建构电影的意义:对电影解读方式的反思》
[美] 大卫·波德维尔 著
陈旭光、苏涛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11
/通过将观众的任一行为都定义成阐释,
评论家为其越来越具有启发性的事业确定了修辞方面的保障。/
本书是著名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关于电影阐释与批评的著作,也是我们解读电影和展开电影批评的必备参考书。
被电影理论家西摩·查特曼赞誉为:“一部只有波德维尔才能完成的脉络清晰、纵横捭阖、旁征博引而又严谨的著作。”
书中,波德维尔结合大量的案例,以探本溯源的民族志学者的理性冷静,回溯并检视了西方电影史上的电影阐释和批评实践,对受结构主义、符号学、精神分析学、文化主义等理论影响的各种电影解读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和批判,揭示出电影批评是如何成为一种机制惯例和逻辑推理活动的。
而在文末,波德维尔更是提出“不要解读电影”,提醒读者在阐释性批评之外还可以有别的选择。

8

📖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英] 威尔·贡培兹 著
王烁、王同乐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03
/德拉克洛瓦画的是一个虚构的场景,
而印象派艺术家们寻求的却是真相,
且仅仅是真相。 /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作者不会像“圣人”一样高高在上的向你讲解知识,而是像一位老朋友一样在跟你叙事,没有抽象的概念,没有拗口的术语,只是在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现代艺术的故事。
书中涵括近百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梳理二十多个现代艺术流派的渊源流变,勾勒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一位资深艺术评论人的“单口相声”,现代艺术也可以这样有趣生动。
可谓是入门读物的优先选择。
巴丹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社长的小伙伴们
你还在周旋于重复与同质的生活吗
你还在纠结社交媒体上无意义的攻击吗
给自己一个独立思考的时空
逃离喧嚣,一起读书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