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明:我与《邵东作家》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我与《邵东作家》
赵大明
我的祖籍原是邵东县鸡笼公社井泉大队第二生产队。后来,区划调整改成了现在的邵阳市双清区渡头桥镇东城村(或为邵阳市经济开发区昭阳片区东城村)。
尽管如此,但在我的人生旅途里,已经深深烙上邵东人的印记。
上个月(2021年8月),我写作了一篇反映当年知青生活的散文《山歌哟吙下资江》,微信发给唐志平主席,恳请他给予刊发。
几天之后,唐主席将发表我的散文的电子版发给了我,我非常的高兴。
这时,我记住了《邵东作家》这个刊物!
我的散文《山歌哟吙下资江》首发在这个刊物上。这又是我与《邵东作家》刊物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其实,生活上我与《邵东作家》的接触渊源流长。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踏上文学创作之路开始,邵东作家就成了我写作的导师和好友。
像全国著名的散文大家赵海洲,全军著名诗人曾凡华,省内著名作家贺晓彤、匡荣归、唐星照、张克刚、申君(申翊君)、伍开元、张德強、石擎岳,这些在全国,省,市文坛上赫赫有名的邵东籍作家,均与我成了亲密无间的好友。
到了本世纪,我虽然调离了邵东,但与邵东作家仍就联系密切。
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后,唐志平、贺长山、刘佑祥、郑继松、姚衡生、张赞君等邵东作家与时俱进,均与我结成了微信朋友。
于是,邵东作家联系的网络得以传承。
我常常想:“我之所以能成为省内外小有名气的作家,与邵东这块文学沃土分不开”。
我毕业于邵东五中高中部,上山下乡在邵东的边远农村,参加工作在邵东县建筑公司、邵东县文化馆,第一篇文学作品刊发在《邵东文艺》。
那时,邵东的文学创作非常活跃,县里经常举办文学创作培训班,邀请省里、地区的专家来两市塘讲课。杨真一先生的小剧本经县花古剧团排演演进了中南海,唐星照先生的民歌好多首被省群众艺术馆的《湖南省群众文艺》杂志刊登。我的民间文学多篇被《楚风》杂志,《涟水》杂志刊登。
现在回忆起来仿佛就在昨天。追根溯源,《邵东作家》是我文学创作之花真正的沃土花园。
我感谢!我感恩!
衷心祝愿《邵东作家》越办越好!早日成为县、区、市级作协刊物的榜样!
【作者简介】赵大明,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邵阳市双清区作家协会主席,青年文学家理事会永州分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