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开合枢与阴阳
广东狮岭黄贵生 11:53:30
七月二十八日。天气黑沉沉的,小雨。
唐容川,是清朝末期的人。所写的血证论,提出了水火气血的说法,也挺有意思。
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
倪海厦老师对于脏腑气血的理解,受唐容川讲的水火论影响挺深。
何以言水即化气哉,气著于物,复还为水,是明验也。盖人身之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脐下者肾,与膀胱水所归宿之地也,此水不自化为气。
又赖鼻间吸入天阳,从肺管引心火,下入于脐之下,蒸其水使化为气。
唐容川在这里把中医里头讲的水,物质化了,倪海厦老师直接就讲气就是气化的水。
气在人身里头有两种形态,液状的和气状的。
从形而下的角度来讲,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讲,就不全面了。
中医里头讲的是精气神。
有精微的物态,有气,还要神,人的意识形态的存在。
但是读唐容川的水火论,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气化的脏腑物质,对于深受唯物论西医思想影响的现代人,所容易明白理解。
这个也是倪海厦老师讲中医,容易被人接受的原因之一。
不象那些所谓的教授,讲了一些连自己也都不明白的道理给学人听。
再往下看。
如易之坎卦,一阳生于水中,而为生气之根,气既生,则随太阳经脉为布护于外,是为卫气。
给大家讲一下这个坎卦:

这个坎,外面都是阴,里头是阳。水是寒的,里头还有个阳。
这个是中医的伟大。
比如说,我们说的水和热。是生命的最基本的元素。
你看自然里头的植物,依靠水和热生长。
植物的根,在土里头,依靠水来维持生命。但是这个水也必要时温热的。
土里头的水一旦结成了冰,没有了热量,这个水是养不成植物的。
水里头的热量,我们从这个坎卦中间的一阳来表示。
人体里头的水,一旦失去了热量,就结成了液体的水了。
所以你看一些老人家的脚踝下面,在肾经太溪穴的那个部位。
一按下去,就是一个凹,里头都是液态的水。
我们这里要留意唐先生讲,这个气化的水,含有阳热的,就是卫气,要随太阳经脉布于外。
我昨天跟大家讲,有空给大家讲开合枢。
但是这道理自己心里明白,要讲出来给大家明白,其实不好讲。
忽然想起了唐先生的气血论。里头讲了水就是气,火就是血。
从这个角度来讲开合枢,或者容易让人明白。
毕竟中医里头形而下不容易讲,但容易被人理解,形而上容易讲,但不好让人明白。
大学的教授们,讲的中医都是形而上的东西,讲容易啊,照着书讲就是了,学人听了,就晕乎了。
继续看,唐先生把中医里头的水,说得也挺精彩。
如易之坎卦,一阳生于水中,而为生气之根,气既生,则随太阳经脉为布护于外,是为卫气。
上交于肺,是为呼吸,五脏六腑,息以相吹,止此一气而已,然气生于水,即能化水。
水化于气,亦能病气,气之所至,水亦无不至焉,故太阳之气达于皮毛则为汗,气挟水阴而行于外者也。。。。。。
大家留意,唐先生讲的这个,是太阳开的作用。
太阳之气,上输于肺,膀胱贤中之水阴,即随气升腾,而为津液,是气载水阴而行于上者也。
这里讲到了津液的道路。
我们看看内经里头有关膀胱和小肠的道路。
小肠手太阳之脉,。。。是主液所生病者,。。。
唐先生的父亲得了血证,当时没有能治他。
唐先生拼命研究内经,要找个方法治他父亲,结果还是来不及。
后来他明白了血证,他自己的老婆也得了血证,他治好他老婆了
不象鲁迅,他的父亲得了肝癌,当时没有人治好他,他跑去学西医去了。然后拼着命黑中医。
其实当时给鲁迅的爹治病的,都是当时地方上厉害的中医。
那个时候,农村里头的中医都是大医学家。
这些农村的大医学家的徒子徒孙们到了后来都非法行医了。
鲁迅的爹得了肝病,还拼着命去喝酒生气,大医学家们也都束手无策的。
所以唐先生和鲁迅都经历了父亲病故,两人的作为有所不同。
我们读灵枢第十篇,读到小肠经主液之所生病者。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再看看唐先生的论述,就明白了。
再往下看:
气化于下,则水道通而为溺,是气行水亦行也。
我们讲的开合枢。
我们的身体里头开合的功能,是非常的多的。
我们看看自己的房子就可以明白。房子里头有窗户,有门,这些窗户和门都是要开,要合的。
大夏天,天气太热了,我们要打开窗户。让房间的热量发出去,否则房间太热了。
天气太冷的时候,我们就关闭窗户,否则房间太冷了。
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的,太热了,皮肤的毛孔要打开,太冷了,皮肤的毛孔要关闭。
热得不行了,身体要出汗,更加快的把热量排出来。
人要入睡的时候,身体要降温的。身体降不了温,这个人就失眠了。
这个降温的过程,我们中医叫做阳入阴,阳不入阴,失眠了。
小朋友刚入睡的时候,会微微的排汗的。这个是阳入阴,微微排汗是要降温。
南方人生在热带,习惯于热的天气,毛孔开的功能比较强。
北方人生在寒带,习惯于冷的天气,毛孔合的功能比较强。
东北的有钱人在海南岛买了别墅,也有孝心,不忍心父母在冬天受冻,让父母在冬天从东北搬到海南岛避寒。
结果父母的毛孔合的功能依旧按照在东北生活的习惯。
你说这个孝心,是不是孝对了呢?所以开合可以这么看。
身体开合的功能,也反应在膀胱的开合。
继续看唐容川的阴阳水火气血论。
气化于下,则水道通而为溺,是气行水亦行也,设水停不化,外则太阳之气不达,而汗不得出,内则津液不生,痰饮交动,此病水而即病气矣。
这个讲的依旧是开的功能不畅的道路。有三个,一个是汗不得出,一个津液不生,一个痰饮交动。
这里举一个王居易先生的案例。
赵某,女,53岁,2011年7月16日初诊。
主诉:尿频、尿热感1个月。
症候:尿频,尿灼热感,饮食、睡眠可;苔白厚有裂纹,脉滑数。另,左手指麻木4个月;1989年患红斑狼疮,服药控制稳定。
经络诊察:手太阴经、少阴经、手太阳经异常。
辨经:病在少阴经。
选经:以足少阴经为主,加任脉募穴。
选穴:针中极、照海、左复溜。
二诊:尿频、尿热症减。取中极、照海。
三诊:尿频已好。再取中极、照海巩固疗效。
疗效:共治疗3次,属临床痊愈。
非常的精彩。
再看看他对这个案例的解读。
《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曰:“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下于胞,行于阴为溲便也。肾气通于阴,阴津液下流之道也。若饮食不节,喜怒不时,虚实不调,则腑脏不和,致肾虚而膀胱热也。”
这里我们要学会阴阳寒热的道理。尿不出,可以是膀胱热的原因。
肾和膀胱是表里关系,肾虚可以导致膀胱热的。
此病例的症候与经络诊察互参说明少阴“枢”的功能有障碍,致使热邪内闭;少阴“枢”异常引起太阴不能“开”,而致水湿停留。湿和热混合导致湿热下注于下焦,故尿频、尿热,属于足少阴经的病变。
这里从太阴开的功能说明膀胱热引起的尿不出的道理。治疗思路也从这里出来。
他看到了病人的舌头有裂痕,判断出病人的阴虚体质。
阴虚则热。所以他说。。。。
阴虚同时有热证说明阴阳不调,故取调整阴阳平衡的照海,其穴名指肾的真阳为水中之火,即需要足够的肾阴才能平衡阴阳(《针灸穴名解》)。本穴既能滋阴补肾,又能通调二便,故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疾病。
照海为足少阴经的腧穴,能调利下焦,滋阴泻虚火。
一诊针刺治疗时,照海针感差,加复溜。复溜在有些情况下能够代替照海的功能(滋阴等)。
我们在巨灵针灸的高级班,讲到气血标靶的时候,专门讲过复溜补肾阴,太溪补肾阳。
也讲过什么时候补照海最好。
现在是上午七点半了。要带孩子们去玩了。有关开合枢的道理,有空继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