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叶寻根 观澜索源——读方铭先生主编《中国文学史》

(0)

相关推荐

  • 《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的起源

    《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的起源

  • 现当代文学大一笔记整理:求大一上学期现代文学史复习重点

    求大一上学期现代文学史复习重点 这个2113要依照讲师的侧重范围来看.一.52611917-1927年以五四为代表4102的20年代文学1653二.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 ...

  • 2022华东师范大学847文学基础(A) 考研复习资料(含考试试题与答案)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847文学基础(A) 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共十册)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 ...

  • 北京师范大学丨汉语言文学考研书目分享

    初心 这里是汉语言文学基地的第一篇推送,就从最熟悉的北师大入手了. 希望这个公众号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帮助~ 书目 708科目 808科目 (1)文学部分: 1-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

  •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维导图

    先秦文学 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217) 两汉文学 魏晋南北朝卷_看图王.png (0 Bytes, 下载次数: 241) 魏晋南北朝文学 隋唐五代卷_看图王.png (0 By ...

  • 高考作文: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 林逾静 许多同学在写思辨性作文时,缺少思维的深度: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断然下结论,不去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会怎样,使所写作文的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谈了理中丸的第一功效,就是止吐泻的,那么这一节我们来谈理中丸方中何为君药?我们先来看看原方: 理中丸方: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一)临证谈理中丸

    同一个药,在治疗外感病的用法和内伤病的用法是不一样的.这是李东垣在临床上分辨外感内伤的原因之一. 理中丸: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共四味 这四味药哪一味药是君药呢?最早对经方做方解的是南宋时期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九)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讲到了<伤寒九十论>里的医案,先用理中丸,后用五积散,我们来分析一下五积散到底起什么作用. 五积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引起的寒.湿.气.血.痰五积之证.张璐说:此虽类集十余方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一个是"水泻",一个是"理中丸是不是太阴病的主方?"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理中丸的功效如何? 第一张方剂都有它的功效,我们都想知道它的功效,但是, ...

  • 五月(外一首)| 袁方铭

    作者 五月 袁方铭 夏风浅浅,吹醒了夏天的感觉 轻轻走进五月的时光里 花瓣从身边飞落 看光阴流逝 轻吟岁月无痕 转眼的过往都变成了回忆 浓情翠绿早已没了嫩芽 一树绿叶哗啦啦作响 用心情书写梦幻时光 季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七)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再来思考太阴病的病机,太阴病的病机关键在于寒邪而不在于虚,于是,太阴篇里说当温子,温之针对的是寒邪,补之针对的是正气,而原文<伤寒论>第277条辨:"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来看一个医案,当代赵守真的<治验回忆录>的一个医案:男,50岁,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呕则少安,发无定时,惟饮冷感寒即发.昨日又剧痛,遍及全腹,鸣声上下相逐,喜呕,欲饮热汤. 一个50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五)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讲了理中汤在泄泻中的应用,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理中丸是太阴病的主方吗? 当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有很多人会说,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因为我们从教材上学到的它就是太阴病的主方,这没有什么疑问啊!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