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剂量027:半夏厚朴汤|咽喉有异物感的疾病,咳喘、梅核气
相关推荐
-
梅核气--半夏厚朴汤合温胆汤--罗元恺
12.梅核气惯用方 梅核气好发于中年女性,男性发病率很小.它的临床特点是自觉胸部憋闷,咽中有异物堵留不去,但对吞咽无妨碍,相反,食后异物感反可暂时缓解消失.此病预后良好,但它往往给人误以为咽头癌肿,食 ...
-
半夏厚朴汤名家医案与应用
半夏10~12g,厚朴10~12g,茯苓15~18g,生姜10~15g,干苏叶6~10g水煎400mL,日1剂,分2次服.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
-
【经方使用手册】半夏厚朴汤
[经方使用手册]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是经典的情志病方,传统的理气化痰方,具有利咽喉.止呕吐.除胀满.止咳喘.定眩悸等功效.现代研究提示能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催眠.抑制咽喉反射.调节胃肠蠕动等.适用于 ...
-
半夏厚朴汤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答案可以治疗梅核气,慢性咽喉炎,过敏性咳嗽等疾病 shb90956 我喉咙有淋巴滤泡增生,还有一个囊肿,每到冬天,喉疾发作,吃抗生素都没用,吞咽有异物,时不时要发炎,后来用半夏厚朴汤古方5副药治好了中 ...
-
经方剂量025:甘草汤|咽喉痛,痉挛性胃痛与咳嗽,痔疮痛外敷
甘草汤(独胜散.忘忧汤) 甘草汤在伤寒论是最简单的一首方,其组成就只有一种药--甘草. 其组成及用量.煎服方法如下: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甘草汤推荐量: ...
-
咽喉存在异物感 这五种原因需要警惕
很多人总觉得喉咙里面有东西,需要频频清嗓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咽喉异物感.咽喉异物感有球塞感.瘙痒感.紧迫感.黏着感.烧灼感.蚊行感.吞咽梗阻感等.部分患者还有颈部不适感.紧迫感,常自觉呼吸不畅,或咽喉 ...
-
古代用药剂量为什么与现在不同?谈谈经方剂量研究中被忽视的问题
经方对于中医药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历代中医都是在熟读经方的基础上成为名医的.近年来,经典名方的研究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对经方的研究.研究经典名方需要做很多工作,如中药来源的考证.炮制方法的考证.处 ...
-
经方剂量到底是多少?【跟己安先生学中医】
导读:经方的美在于组方严谨,灵活化裁.小道经方学习者"吾酉辛申"最近有什么学习心得呢? 实践经方 找回国学自信 借着小道经方读书会的热浪,说一说我这次实践经方的感受吧. 前几天,总 ...
-
关于《伤寒论》经方剂量中的一两到底等于今天多少克?
一.中国历史上度量衡是动态变化的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各国有自己的度量衡:汉代大致沿用了秦代的度量衡.但历史演变,朝代更迭,度量衡也在发生变化,比如宋1斤约为660g,今天我们采用的1斤是500g, ...
-
从方术的角度解读经方剂量之秘
导读:这篇文章从方术的角度谈了经方的剂量问题,读来耳目一新,不知各位读者有何高见?学术性问题可以探讨探讨哈~ 张仲景方术探讨 伤寒论是千古奇书,是活人之书.在中医界备受推崇,为四大经典之一.它首次确立 ...
-
经方剂量神效之谜
经方剂量神效之谜 日本人说汉方之秘在于剂量,中国古时有传方不传量之说,近代和现代的有些大医家说,汉方剂量大,所以"覆杯而愈.效如桴鼓"还有人说剂量就要达到"药不瞑眩,厥疾 ...
-
一起学经方之:半夏厚朴汤古代治疗咽中异物...
古代治疗咽中异物感(梅核气)的专方,有理气除胀.化痰利咽的 功效,适用于以咽喉异物感乃至躯体感觉异常.腹胀.恶心为特征的疾病.出自<金匮要略> [使用标准]胸脘满闷,两胁攻撑,或痰涎壅盛, ...
-
古代的用药剂量为什么与现在不同?谈谈经方剂量研究中被忽视的问题
经方对于中医药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历代中医都是在熟读经方的基础上成为名医的.近年来,经典名方的研究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对经方的研究.研究经典名方需要做很多工作,如中药来源的考证.炮制方法的考证.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