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國 文 明 的 起 源

(0)

相关推荐

  • 听小姐姐讲彩陶第6期 | 这条彩陶之路早了张骞四千多年

    想必大家对张骞开凿的"丝绸之路"一定不陌生,但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是,早在距今6000年前,有一条"彩陶之路"已经将中西方联结在一起了. 这条"彩陶之 ...

  • 远古文明的完美绝唱-红山文化

    卢江良 王源源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方向2千米处的英金河畔,坐落着一座褐红色的山峦,蒙古语中称它为"乌兰哈达",意为"红色的山峰",汉语称为"红山 ...

  • 7000年仰韶文化,13年陶融香型!看豫酒龙头如何赢战中原?

    微醺人生  有酒有故事 请您关注酩阅 纵观仰韶发展之路,何以从区域酒企,维持30%的高速增长,一步步站稳区域龙头.赢战中原?正是其开创的"品类创新"全新赛道,结合文化传承与精细服务 ...

  • 明 式 傢 俱 與 中 國 文 人 式 生 活

    说起中国文人式的生活方式,首先就不得不先谈谈中国文人,中国文人在历史上,一直是个特殊的群体,本质上,文人都是读书人,知书达理并崇尚儒文化,具有一定的才华与技能,因而他们都有着文人自身的特质即自命不凡. ...

  • 美 國 各 大 博 物 館 裏 的 中 國 文 物 ( 上 )

    20世纪初, 西方收藏界对中国艺术产生了空前兴趣, 美国的藏家和博物馆竞相购买市场上 最杰出的中国艺术珍品. 而同一时期的中国积贫积弱, 内忧外患, 无暇保护自身的文化遗产, 使大量珍贵艺术品流入市场 ...

  • 王齊洲:中國文學觀念的發生

    王齊洲:中國文學觀念的發生 王齊州先生 一 文學觀念是對文學普遍本質或屬性的認識.它既是文學理論的核心,文學批評的指南,也是文學史研究的基礎.高校現行的文學理論教材雖有關於文學觀念的論述,但關注點隻在 ...

  • 大 英 博 物 館 裏 面 的 中 國 文 物

    中国流失国外的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多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 ...

  • 數位資源 | Chinese Iconographic Thesaurus 中國圖像誌索引典

    中國圖像誌索引典(CIT)旨在匯集漢學.藝術史和信息研究,建構一部中國圖像誌分類詞典. 圖像誌是一種植根於歐洲藝術史的研究方法,歷來被用來紀錄和檢索歐美藝術圖像.由於缺乏非西方藝術圖像的紀錄模型,歐洲 ...

  • 中视文旅&国学频道【国粹艺韵】破茧花明,不断寻求蜕变进阶之路的艺术家——岳海波

    这里,是五星红旗诞生的地方, 这里,左翼思潮与海派传统曾交织成国歌飞扬, 苏州河在这里汇入激流的浦江, 外白渡桥记载着英雄的过往. 它们,出自深山的林石宝藏, 它们历经磨砺,虽纤弱柔韧也如铁似钢: 它 ...

  • 【中國詩詞地理—廣東卷】胡文漢

    公告栏 第1321期 中國詩詞地理 廣 東 省 · 廣 州 市 · 花 都 區 胡 文 漢 胡文漢詩選 胡文汉,一介农夫.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爱自由而不知所处,祈独立而不得其要,喜思考而不知表述.故自号 ...

  • 诗歌:流夜(断章)文/ 明远 主播/ 璀璨中的凋零

    长风文艺 欢迎关注:changfeng1710 流夜(断章) 明远 夜晚是一条小河   轻轻流在风的背后   触及一座城灯火   那些静默小道   偶有叶子落下   每一片都像一张脸 那么远距离  洒 ...

  • 中國古代陶器最后的輝煌 明三彩

    说到明三彩不得不说到乔家,若说乔家就要说到唐三彩. 在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唐朝,乔家是在西安龙桥做唐三彩的匠人,历经宋.元两朝,于明代到达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定居,并开始烧制明三彩. 明三彩发祥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