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禾人面纹方鼎(“观鼎”之六) 白头翁

(0)

相关推荐

  • 村民挖出个金属人脸,却当废品卖了1块钱,专家心疼道:这是国宝

    这些年来村民挖到文物的消息络绎不绝,也正是因为村民的意外收获才帮助了我们的考古专家找到更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也避免了再次被盗墓贼捷足先登,其实现在的很多古墓被发掘之后,都能看到盗墓贼留下的痕迹,可以 ...

  • 甘肃省博物馆有一国宝,距今才几百年,却为何媲美东汉铜奔马?

    大家知道1969年被发现的甘肃雷台汉墓吗?雷台汉墓中曾出土了举世闻名的国宝"踏马飞燕",也就是先进被甘肃肃博物馆列为镇馆之宝的东汉东汉铜奔马,这座东汉铜奔马自然就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器 ...

  • 熔化前被抢救出来废铜,原来是稀世国宝,神秘面庞成为千古之谜

    在湖南博物馆中,珍藏着浩如烟海的文物,其中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是知名度最为响亮的,而近期回归祖国的皿方罍又是风头最劲的,然而要说最为神秘的,还是一尊名为"大禾人面纹方鼎"的青铜 ...

  • 世界最神秘的“人脸”——大禾人面青铜方鼎

    文史清谈发布时间: 20-10-0112:13历史领域创作者1958年,湖南宁乡有个农民在翻地时,锄头"当"地一声被弹了回来,扒开土后,一张绿森森的"人脸"吓了 ...

  • 老农将国宝砸碎卖废品,专家苦寻碎片2年,复原后禁止出境展览

    湖南省博物馆中,有一个名为"大禾人面纹方鼎"的国宝,它高为38.5cm.宽为23.7cm.口长为29.8cm,通体碧绿色,器身整体呈现出矩形,四周雕刻着浮雕人面. 可别小瞧了这个方 ...

  • 30块收购一件“废品”,却因2个字成为国宝,曾被投保3000万美金

    文物的评级其实很复杂的,不单单是看这件文物的外在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件文物所带来的历史文化,能否揭开什么历史谜团,为此许多我们以为是很有价值的文物,其实在文物专家面前真的没有什么价值,相反你看不上眼的东 ...

  • 1958年,农民挖到了什么文物?吓得赶紧卖掉,专家说是上古国宝

    历史会掩埋一些真相,让人产生错觉,比如之前史学界.考古界都觉得有兵家必争之地的湖南是从战国时期才被中原诸侯国重视的,也就是说在战国之前湖南是古人口中的"南蛮"之地.不过,随着考古研 ...

  • 大禾人面纹方鼎

    大禾人面纹方鼎 新浪微博 微信 全国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鼎.商代晚期.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口部略大于底部,两耳直立,四柱状足,足上部有兽面纹,器 ...

  • 大禾人面方鼎

    编者按:鼎,即是锅,其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最初的鼎是由陶制食具演变而来,由釜.陶支脚和灶的组合而成. 虽然禹铸九鼎的传说不绝于耳,但考古学家在偃师二里头的反复发掘,始终未能证实夏帝国九鼎伟业的存在. ...

  •  牛首兽面纹方鼎

    牛首兽面纹方鼎 通高36厘米,长33厘米,口宽25厘米 1977年洛阳北窑庞家沟出土 现藏洛阳博物馆 其形体方正,上有双立耳,腹部四方,下有四柱足.其方腹四面及每面正中有突出的扉棱,四面均为浮雕牛角形 ...

  • 快乐徒步队霞浦福鼎观海记

    建青 关注 快乐徒步队霞浦福鼎观海记 05-20 阅读1222 来自话题 #最美中国,游在中国 13.7万篇 六年多来,快乐徒步队一直走的是乡村小道.绿荫山路.登山.古村落.古民居.赏湖景.看山花烂漫 ...

  • 白头翁:观鼎

    . 白头翁:观鼎  . 夏鼎 毛公鼎 大盂鼎 司母戊鼎 大禾人面纹方鼎 王子午鼎 各有千秋 .. 夏  鼎 世上绝无夏鼎乎?有.吾曾细观之.那可能是目前世上唯一现存的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王朝的青铜云纹 ...

  • 大盂鼎(“观鼎”之四) 白头翁

    . 大盂鼎("观鼎"之四) 白头翁 2020-10-26 04:23:55大公报 . 考古界有言必称青铜器中的"海内三宝",三尊极其不平凡之鼎.观鼎必观&quo ...

  • 司母戊鼎(“观鼎”之五) 白头翁

    . 司母戊鼎("观鼎"之五) 白头翁 2020-10-27 04:23:59大公报 . 当与司母戊鼎(现称"后母戊"青铜方鼎)近在咫尺时,愈发感到此鼎巍峨岿然, ...

  • 毛公鼎(观鼎之三)

    白头翁 2020-10-23 04:24:02大公报 . 先秦文化中,最值得彰显的是青铜器文化.夏商周称之为青铜器时代,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历时一千七百多年,榜上有名的青铜器至少有十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