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盂鼎(“观鼎”之四) 白头翁
相关推荐
-
铜境到底有多贵
铜镜的背面饰有各种不同的图案和铭文,这些装饰的内容及其生产和流行,又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尤其是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及时代风尚息息相关,可以说,小小的镜背是当时社会情况的一个缩影.因此,铜镜为人们认识和 ...
-
相机与青铜器的对话4——瑰丽的国之重器
青铜器杂志推送"相机与青铜器的对话"系列,把自己拍摄过的青铜器找出来,不辜负相机,不辜负时光,不辜负对青铜文化的热爱.每期品评5件青铜器,图片全部为本人拍摄. 上图是周康王时代的大 ...
-
【汉字文化公开课】金文,青铜器上的历史(一)
金文 因刻于青铜器之上 故又称之为青铜器铭文 又因古代青铜器物往往为钟或鼎 故又称之为钟鼎文 于古人而言 钟是乐器 一般人家绝无仅有 鼎是礼器 非贵族之家不可得见 二者地位的尊贵 也彰显着金文的地位 ...
-
旟鼎铭文见证西周土地分配制(组图)
旟鼎重达78.5公斤,铸于西周康王时期,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实物资料.该鼎通高77厘米,口径56.5厘米.1972年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采写:本报记者 吴波 图:陕西历史 ...
-
白头翁:观鼎
. 白头翁:观鼎 . 夏鼎 毛公鼎 大盂鼎 司母戊鼎 大禾人面纹方鼎 王子午鼎 各有千秋 .. 夏 鼎 世上绝无夏鼎乎?有.吾曾细观之.那可能是目前世上唯一现存的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王朝的青铜云纹 ...
-
大禾人面纹方鼎(“观鼎”之六) 白头翁
. . 大禾人面纹方鼎("观鼎"之六) 白头翁 2020-10-28 04:24:18大公报 . 人在祭祀之中与鼎究竟是什麼关係?鼎之道具是人?还是人之圣灵是鼎? 初次看见大禾人面 ...
-
司母戊鼎(“观鼎”之五) 白头翁
. 司母戊鼎("观鼎"之五) 白头翁 2020-10-27 04:23:59大公报 . 当与司母戊鼎(现称"后母戊"青铜方鼎)近在咫尺时,愈发感到此鼎巍峨岿然, ...
-
毛公鼎(观鼎之三)
白头翁 2020-10-23 04:24:02大公报 . 先秦文化中,最值得彰显的是青铜器文化.夏商周称之为青铜器时代,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历时一千七百多年,榜上有名的青铜器至少有十万件 ...
-
观红墙金瓦,赏明清皇宫之四:前三殿(下)
上集说太和殿广场是极大的,它四周有一圈高台基上的庑廊,太和殿在更高的三层台基上,差不多和旁边建筑的屋檐一样高.站在太和殿前月台往广场看,它是下沉广场.皇帝高高在上,下面几万人都在深坑里撅腚趴着给他叩头 ...
-
僧伽鼎然开示三昧:观境
人欢快时整个身心都像飘着似得,看什么都可爱都亲近都顺眼,这是世俗人都喜欢得到的.同样身处禅境的修行人看见禅定中浮现出来的美妙境相动人音声亮丽光色时,整个人就像打了鸡血似得兴奋无比.虽然这样的修行人看上 ...
-
清代一财主买了一对盂鼎,如今大盂鼎在博物馆,小盂鼎却下落不明
清代一财主买了一对盂鼎,如今大盂鼎在博物馆,小盂鼎却下落不明 文 | 韦爵爷 熟悉文物界的都知道,国家博物馆中有一只国宝"大盂鼎",但是鲜少有人知道它还有一个失散多年的亲兄弟&qu ...
-
王海英||登薛刚山观丰川宝鼎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丰镇市是内蒙古南面与大同市相邻,与山西.河北相望,素有"塞外古镇,商贸客栈"的美称.这里气候宜人,天气凉爽,象一个天然的大冰箱,任你调节你说几度就几度 ...
-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 第第十节 程以宁美学思想之四:“素朴”文艺美学观
一."复归于朴":素朴的美学主张 如前所述,程以宁认为要获得长生久视即获得"生-美",必须体道悟道,切断外界刺激,回归本然状态.他说:"而不知大道之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