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纪针灸关于脾的介绍!共同学习!

(0)

相关推荐

  • 【040】倪海厦-人纪系列黄帝内经篇

    <黄帝内经>040 黄帝内经原文 第九篇 六节藏象论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 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 ...

  • 脏腑辨证及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治基础与核心

    (一) 阴阳五行理论基,藏象气血三宝奇. 病因证候经络神,一纲四说精奥医. (二) 一分恶寒一分表,恶寒发热表里找. 明代医家薛立斋(薛己),恶寒发热全局讨. 一.藏象.气血.经络.病因辨证 中医用& ...

  • 足太阴脾经1:概论

    中医的脾脏是跟胰脏合并在一起的,脾跟胃互为表里,胃是腑是表,脾是脏是里.所以看胃气是看不到脾脏的.胃是腑,腑的定义是宣泄消化,所以腑会有开口,有进有出.而脏主收藏. 中医认为荣是血,卫是气.脾脏有非常 ...

  • 中医五脏的“生理病理”与“用药指南” ——脾(胃)、肺、肾

    秦伯未 肖相如频道 今天 导读:今天继续跟着秦伯未先生学习五脏的发病与用药法. 03 脾 1. 司中气:①气虚为倦怠无力,懒言,嗜卧,行动气短.②气滞为脘腹胀满. 2. 主运化:中阳不运,为食后艰化, ...

  • 倪海厦人纪针灸032(脾肿大,胃出血)

    治症系列: 六十六:脾肿大: 除以上脾病症状,因脾主四肢,主肌肉,这时身体会很沉重. 正常人气往上升(所以不会觉得身体重),脾出问题时,脾主湿,主肌肉,这时会四肢沉重,后期严重时肌肉萎缩.肝病人后期肚 ...

  • 三焦--己卯.人纪.针灸篇13(上).【足太阳膀胱经之三焦俞(三焦经)】

    21 - 足太阳膀胱经之三焦俞(三焦俞穴).肾俞穴(脑.发.耳.骨.志) 接下来是三焦俞,第十三椎外开一寸半是三焦俞. 而第十四椎是命门穴,其正面是肚脐神阙穴,背后是命门穴,第十四椎外开一寸半是肾俞, ...

  • 三焦--癸未.人纪.针灸篇4【任脉之阴交穴(三焦募穴)】

    原创 学古中医笔记 国学文化太美 今天 09-任脉之石门穴.阴交穴(三焦募穴)以及神阙穴再来看石门穴,石门穴在关元上一寸,肚脐下两寸,石门是三焦募穴.在介绍石门之前先了解下三焦,中医三焦的观念,古体字 ...

  • 中医二羊:倪海厦人纪针灸听课笔记精华03 | 养阳医斋

    中医二羊:倪海厦人纪针灸听课笔记精华03-任脉与督脉        任脉:女子任也(怀孕生子).全身的阴之所在.        督脉:全身的阳之所在.全身的动能都在督脉,谨记:不要人碰你的脊椎骨( ...

  • 倪海厦人纪针灸第62-73课笔记(横排打印版)

    倪海厦人纪-针灸62课笔记 一.头部与脑瘤治症 1.全头痛,整个头都痛,头顶痛,撞到头顶或百会处.近取穴,百会穴,还痛,扎涌泉. 2.偏头痛,一般偏头痛在胆经上面,首先下对侧的合谷,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 ...

  • 【中医】倪海厦人纪针灸全解

    [中医]中医千首方剂歌诀最全版本 [中医]中医妇科汤汤头总结版 [中医]中药歌诀大全 [中医]中药功效分类歌诀 [中医]中药学歌诀总结版 [中医]针灸学歌诀总结版 [中医]董氏奇穴详解 [中医]200 ...

  • 倪海厦人纪针灸 足厥阴肝经

    十五.足厥阴肝经(7-00:00:12) 1.肝经走向(7-00:00:26) 半夜十一点到一点胆经气血流注时间.气血到第四个趾头的趾甲旁胆经的井穴后,时间正好是晚上一点.一点以后,这个气会从脚的下方 ...

  • 倪海厦人纪针灸001(昏迷急救)

    一:昏迷急救: 1.掐人中(或人中下针) 2.十宣放血,把五个手指一起握,快速的五个都扎 3.如果还是没醒过来,足十宣放血 4.再没醒,涌泉穴放血,把脚一握,脚一出现人字形,上面尖的位置即是涌泉穴. ...

  • 倪海厦人纪针灸002(中医八钢)

    十五: 木火土金水正常相生,一旦有病变,则相克. 上工治未病: 当有肝病时,问胃好不好,"胃口很好",马上去强"土",证明"木"还没有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