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打仗了,分给向桥乡邓治民100副担架的任务

(0)

相关推荐

  • 第九纵队解放郑州,司令员反而受到了通报批评,这是为什么?

    1948年秋,刘邓大军第九纵队成功解放郑州,这当然是一件大喜事了.没有想到的是,立了大功一件的第九纵队司令员秦基伟,非但没有受到奖赏,反而被邓政委通报批评,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九纵队"捡漏& ...

  • 1961年陈赓病逝,粟裕痛哭不已李克农怒摔酒杯,总理写下3张字条

    1961年3月,中国隐蔽战线的奠基人陈赓因为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陈赓的去世,让所有人悲痛不已,其中痛哭不止的粟裕,一度因为身体严重缺氧晕了过去.而同为陈赓好友的李克农,虽然在平时儒雅随和 ...

  • 1957年,遵义北郊发现一具烈士遗骸,不料正是彭德怀点名要找的人

    革命年代,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他们值得被我们永远铭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烈士的善后工作一直是一大难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伟大精神会被我们永远铭记,可是无法辨认出他 ...

  • 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第十八军、第十四军都...

    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第十八军.第十四军都遭全军覆没,曾经担任过这两个军军长的罗广文感慨地说:"看来是打不过共产党.是部队不行吗?怪谁呢?"这些话表现出了他信心不足. 有人劝罗广文对 ...

  • 鄂州人物之革命先烈胡旭东

    胡旭东(1901.5-1930.12),出生在鄂州市太和镇朝英村一个书香门第,青少年时期在安徽芜湖读书,其间受民主革命和共产党思想的熏陶,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 1929年胡旭东回家探亲,随即参加了符 ...

  • 国军上将起义,建国后不愿出来当官,靠养百余只鸡自食其力

    国军上将冯钦哉曾在北平解放的事情上出谋划策,做出有利贡献,事后党中央考虑到冯钦哉的付出,提出为他安排工作,却被其以"不事二主"为由拒绝. 党中央派遣工作人员劝谏多日,但冯钦哉心意已 ...

  • 刘邓大军5万打30万,扫视众将领无人敢请战,最后一人主动请缨

    众所周知,解放战争作为中国近代最后一场大规模内战,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而此次战役的胜利,不仅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新中国,更让无数劳苦大众真正翻身做了自己的主人. 不过,战争的结果是胜利的,但是其 ...

  • 狭路相逢勇者胜

    杀出一条血路  打过汝河去 刘邓大军3路前进.8月23日,东路第三纵队到达淮河北岸:西路第一纵队到达汝南城附近汝河北岸:中路第二纵队主力在新蔡东南渡过了洪河,刘伯承.邓小平率野战军指挥部随第六纵队抵达 ...

  • 终于可以说爱你(29)

    113 世事难料,和日本人的恶战结束后不久,一场新的战争又在中国大地上打响了. 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发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际.国内重要问题".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前 ...

  • 他是国军上将,却从未和我党打过仗,建国后婉拒元帅军衔

    在中国历史上,从共产党建立开始,国共两党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过,双方从战场到间谍,明争暗斗,从不间断.但是有这么一位国民党将领,从来没有和共产党打过仗,在最后回到新中国的怀抱,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一份中坚力 ...

  • 李克农得知陈赓去世,吃饭时怒摔酒杯:这酒喝着还有什么意思?

    1904年,郭化若出生在福建,家里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再加上当时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郭化若的父母忍痛将两个女儿直接卖掉,才换来了一些钱财以贴补家用,后来,在念中学的时候,郭化若因为种种原因来到了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