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吃大餐,妈妈吃泡面:我却发现,妈妈最大的错不是在饭菜上
清晨醒来,请读“胡说”

胡子宏生命日记(1752)
女儿吃大餐,妈妈吃泡面:我却发现,妈妈最大的错不是在饭菜上
(一)
偶尔读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两张照片,显露出母女俩一起吃饭的情景。
文章提出的话题是,妈妈过度为孩子付出,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照片显示, 母女俩外出吃饭,女儿吃大餐妈妈吃泡面。在吃饭的过程中,妈妈还伸出筷子,给孩子夹菜,伸到孩子嘴边。
原来,店员在工作时,迎来一对母女。妈妈给女儿点了一份价格不低的套餐,里面有鱼肉和蔬菜,还有汤。
可是当餐食上齐了之后,小李却发现女儿在吃大餐而妈妈则吃着泡面,这食物的差距还真不是一星半点!
图片中,只见小女孩一边玩着手机,一边还要妈妈喂饭。孩子对妈妈吃泡面,貌似习以为常。

网友们对此却纷纷表示:这样真的没有必要,孩子那么大了,却一点不知道心疼自己的妈妈,甚至还要妈妈喂饭,看来平时妈妈也没少溺爱孩子。
网友们的评论非常有道理,俗话说,惯子如杀子,慈母多败儿。从这位妈妈吃泡面上看,肯定不是富裕家庭,但是,她宁可委屈自己,也不愿意让孩子吃泡面。
这种情景,符合很多平民阶层的生活现状——父母宁可自己吃糠咽菜,也不想让孩子受委屈。他们在贫寒中忍气吞声,却满足孩子成长中的各类欲望。
可是,我看到图片,发现了小女孩妈妈更大的问题。她不仅在生活上娇惯孩子,而且在怂恿着孩子一个非常恶劣的习惯——玩手机。
瞧,图片中的小姑娘,个头不高,顶多上小学一二年级。她守着面前的套餐无动于衷,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手机上。
这种情形下,她怎么会有吃饭的欲望呢?怎么会想到妈妈为了自己而忍受生活的委屈呢?她的面前,除了手机,还是手机。大概率,她在玩手机游戏。

(二)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图片中,妈妈的舐犊之情可以理解,当年,我在生活落魄时,我带着胡小鹄去吃肯德基,也只是为他自己点了套餐。
但是,这位妈妈对女儿只会惯,不会管。这体现在孩子玩手机上。显然,小女孩已经成为习惯,当她放下书包,坐下来之后,就会伸手要手机玩。
这位妈妈也适应了孩子的习惯。孩子坐下来,手持手机,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游戏,才会安静下来。这时候,妈妈喂孩子饭,就会顺利些。
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多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随手递给孩子一部手机,然后让手机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长辈也趁机得到一份安静。
从此,孩子就开始形成了玩手机的习惯。等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在每一个假期里,心里都装满了玩手机之后,家长再去纠正孩子的习惯,把孩子的精力从手机上拽回到学业上,就非常困难了。

为了图一时的安静,让孩子不捣乱,或者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家长把一部智能手机交给孩子,然后喂孩子饭,或者去做家务。这种行为,在很多家庭已经是寻常风景。
曾经,我到一家刀削面饭馆吃午餐,对面的餐桌上,来了一位奶奶,拉着她的孙子。孙子的手里,握着一部智能手机。
奶奶要了一碗刀削面,等温度略低,就用筷子夹着面条,喂孩子。面条到了嘴巴,孩子才会张嘴。在整个就餐过程中,孩子的眼光,始终没有离开手机屏幕。
等吃了面条,奶奶结账完毕,又与孩子手牵手离开餐馆。从进门到出门的半个小时时间内,孩子的注意力始终投到了手机屏幕上。
这令我禁不住发出一声叹息,从此之后,这个男孩被奶奶宠出来玩手机的习惯。要知道,孩子一旦迷上手机,长辈们对他讲道理,基本上无济于事。

(三)
有消息说,我们国家沉迷于手机游戏网瘾的青少年有3000万。我们走在大街上、商场里、公园里,随处可见有小朋友手握一部智能手机,在全神贯注地玩。
那些上瘾的孩子,基本上就会在学业上走上歧途,家长们指望着孩子专注于学业,真的是太难了。能够挽救他们的,只有去上一所管理严格的民办学校。
可是,这些孩子一旦回到家里,立刻又会手不离机,手机游戏会再次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就不难理解,到了暑假和寒假,因为手机引发了家庭纠纷,致使孩子跳楼的案例,时有所见。
难道手机能给孩子们带来如此大的心理障碍吗?是的。因为玩手机游戏上瘾,孩子们的全部的情感,都会投放到手机游戏的攻关上。
此时,如果家长强行夺走孩子的手机,孩子们就会精神崩溃,情绪没有依靠,接着就是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为了索要手机,必须在气势上压倒家长。
在疯狂的状态下,孩子们就会失去理智,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暴躁和愤怒的情绪中,他们就会做出极端行为。很多跳楼殒命的孩子,就是出于这种心态。

围绕着手机游戏,我已经写过几十篇文章。我的观点已经被重复来,重复去。可是,每一个家长都懂得讲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管不住自己,管不住娃娃。
你交给孩子一部手机,就是把孩子推向了成长中的歧途。很多妈妈就是出于对孩子欲望的满足,达到孩子的满意,不知不觉地怂恿了孩子的坏毛病。
对于本文开头提到的照片而言,我们感叹的不是母爱,也不是妈妈的任劳任怨,而是妈妈对孩子的管教出了问题。
这个可怜的妈妈,她最大的错就在于,全身心地爱着孩子,却意识不到,孩子手里的手机,暴露出家庭教育的可怕误区。
坚决不能随随便便地把一部智能手机递给孩子,否则后患无穷。那些对孩子心怀慈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你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啊。

文乃心声,喜欢则赏
点击“在看”,给我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