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百话》3: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唐诗语言上有三种艺术手法:对偶、和声和协韵。对偶也可称为对仗,表现诗的文字美;和声、协韵则表现诗歌的音乐美。对仗前面已经讲过,在本讲中,施蛰存先生主要为我们谈一谈和声与协韵的问题。

《文心雕龙》: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杨炯也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从军行》虽是乐府旧题,但同时妥妥地也是一首五言律诗。现在将全诗的平仄标出,以方便说明律诗中和声与协韵的问题。

烽火照西京 | 平仄仄平平

心中自不平 | 平平仄仄平

牙璋辞凤阙 | 平平平仄仄

铁骑绕龙城 | 仄仄仄平平

雪暗凋旗画 | 仄仄平平仄

风多杂鼓声 | 平平仄仄平

宁为百夫长 | 平平仄平仄

胜作一书生 | 仄仄仄平平

杨炯简介

(一)协韵

五、七言的八句律诗,一共有四个韵脚,处在第二、四、六、八句尾,是属于同一韵部的字,这称作“协韵”。律诗一般都用平声韵。这意味着每首律诗第二、四、六、八句的末尾必须是平声字。

协韵有两种方法。如王绩的《野望》,首句“东皋薄暮望”尾字是个仄声字,不必协韵,所以这首诗的第一个韵脚,即“起韵”,是第二句“徙倚欲何依”的“依”字。起韵一定,后面的韵脚字必须跟起韵是同一韵部的字。因此《野望》这首诗有四个韵脚:依、晖、归、薇,同属平水韵的上平声五薇部。这是第一种协韵方法。

还有第二种协韵方法。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从军行》,它们的首句末尾都是平声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句最后一字是“秦”字,《从军行》首句最后一字是“京”,它们必须与第二句的起韵协韵。如此,这两首诗就有了五个韵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韵脚是:秦、津、人、邻、巾,同属平水韵的上平声十一真部;《从军行》的韵脚是:京、平、城、声、生,同属平水韵的下平声八庚部。

以上说的比较复杂,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首句可协韵,亦可不协韵

杨炯《从军行》书法作品

(二)和声

协韵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的“同声相应”,与之相反就是“异声相从”,这称为“和声”。所谓“异音”,指的就是声分平仄。“和声”就是平仄相从,平声字要与仄声字搭配。如律诗的二、四、六、八句末尾字必须协韵,还必须是平声韵,按照“和声”的定义,与之相对应的一、三、五、七句末尾字就必须是仄声字,当然首句是可平可仄的。

诗歌的语法结构往往与音节结构不同。如《从军行》中:

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以上是这两句的语法结构,但在吟诵的时候,这两句会读作:

烽火——照西——京

铁骑——绕龙——城

这是诗歌的音节结构。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来,必须按照音节结构来读,而不是语法结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第二字和第四字在音节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大家可以回过头去看一看《从军行》的平仄表,就会清楚地看到,在一句之中,如果第二字是仄声,那么第四字一定用平声;在一联之中,上句第二字如果用仄声,下句第二字一定用平声,第四字规律与此相同,这就是“异音相从”。在两联之间,第二联的上句(全诗第三句),应当与第一联的上句(全诗第一句)异音,而应该与第一联下句(全诗第二句)音调相同。接下去,第三联上句与第二联上句异音,而与第二联下句音调相同。以此类推,第四联上句与第三联上句异音,与第三联下句音调相同。

《唐诗百话》书影

以上这些规律,唐代人称为“粘缀”,如果用错了平仄,该用仄声的地方用了平声字,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字,就称为“失粘”。五言律诗的和声原则也适用七言律诗,不过七言律诗还要讲究每句的第六字的和声。有两句口诀可以帮助记忆:

一三五不拘,二四六分明。

这是针对七言律诗说的,每句的一三五字,平仄不拘,可自由运用,但二四六字必须依照和声原则准确使用平声或仄声字。对五言律诗来说就是:

一三不拘,二四分明。

一三五虽然不拘,但是毕竟平仄有异,作诗时还是应当在这些地方选用声韵优美的字。

(三)句法

首句的平仄分布会影响整首诗的格律走向,而首句格律不同,会造成诗歌的风格的迥异。首句格律分“平起仄收”与“仄起平收”两种。起指第一句第二字,而收则指第一句第五字(七言律诗则指第七字)。平起仄收的律诗声调高亢雄壮,而仄起平收的律诗声调则低沉委婉。唐代人以平起仄收为正格,仄起平收则为变格。

五言诗的句法总是二字带三字,形成“上二下三”的结构。上两个字是一个音节,下三个字是一个半音节。这三个字可以是一二组合,如“照西京”;也可以是二一组合,如“白日晚”;也可以是一个三字名词,如“维摩诘”。盛唐以后出现了拗句,便突破了这个规律,有了上三下二的五言句式,不过这已经属于变格了。

唐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