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与钮骠先生谈京剧行当与流派的传承
相关推荐
-
京剧界历史上,真实的吴钰璋是怎样的一个人?
吴钰璋先生,有名京剧花脸表演艺术家.国家京剧院花脸演员.梨园耆宿.净行表演艺术家.京剧名净.花脸名家. 有人说吴钰璋是个戏痴,的确,吴钰璋从他幼年开始到当时走入古稀之年,戏.无时无刻不在他的身边伴随, ...
-
看了常香玉,一辈子不生气 | 新书速递《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戏谚与戏曲文化> 一本对戏曲行业的熟语--戏谚与戏曲文化进行全面梳理和阐释的著作,戏曲熟语是语言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宝库中的珍贵一页. 识别二维码 一键 ...
-
【连载】张派艺术论(10)---【对张派认识的误区】
作者简介: 唐义刚,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 18岁时在安徽师范大学讲授<京剧艺术赏析>八堂课程. 1998年迄今在<中国京剧><中国戏剧>以及网络发表戏剧评论文 ...
-
京剧与豫剧的比较
京剧与豫剧的比较
-
谷曙光|凿破鸿蒙自成家:写在《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出版时
吴小如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文︱谷曙光 一 我侧身坐在老师北大中关园的书房里,怯怯地向他禀告,正在编<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而且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努力想把他从早期到晚 ...
-
京剧到底是演“技”还是演“戏”?
梅兰芳 作者:刘佳 演"技"还是演"戏"?这个几乎不能构成问题的问题,已经困扰京剧很久了.戏剧当然要铺陈剧情.塑造人物,而非单纯展示技巧,就像说话是为了传情达意 ...
-
钮骠:京剧戏名中的讹误
旧时, 戏园子里售卖的和堂会上印赠的戏单,戏院内外悬挂的水牌和街市上张贴的海报,以及 报纸上刊登的广告,乃至一些文字史料中,将戏名中的用字写错乃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见怪不怪,观者也不以为然,无人去较真 ...
-
赵景浩:浅谈京剧“五大行当”演唱发音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俗话说得好:"认识来自实践",我通过长期"自拉五当唱"即自拉自唱京剧五大行当:老生.青衣.花脸.老旦 ...
-
《跟我学》钮骠教京剧《打龙袍·报灯名》(2)
《跟我学》钮骠教京剧《打龙袍&#183;报灯名》(2)
-
《跟我学》钮骠教京剧《打龙袍·报灯名》(1)
《跟我学》钮骠教京剧《打龙袍&#183;报灯名》(1)
-
钮骠:京剧剧目何来5300部?
读今年9月7日<文艺报>载<京剧五十年反思>一文,感到作者是全面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京剧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丰功伟绩的,是违背历史事实的.现在,我仅从京剧剧目数量这个角 ...
-
宋文心:浅谈京剧艺术中的青衣行当
京剧是"逢动必舞,有声必歌"的综合艺术,在它数百年的形成过程中汲取了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和滑稽戏等各种艺术形式经过长期揉合,把歌.舞.诗.画熔为一炉并逐渐达到和谐统一的综合艺术体. ...
-
从丑角谈京剧:不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固步自封,是要进博物馆的
作者:莫喜忠 我演了这些年的"丑"戏,看了这些年社会形形色色的变化,常常把生活中的一些道理,放到戏里来考究.我演的是丑角,也就更注意历史和生活中的"丑角.我觉得这些丑角, ...
-
[转载]步桃大医谈骨质疏松
原文地址:步桃大医谈骨质疏松 原文作者:紫气东来了也 步桃大医谈骨质疏松 作者:中国台湾张步桃医师 导读:我们常说台湾地区似乎真正传承了中华文化,当看过已故大医张步桃先生(1941-2012)之医理箴 ...
-
张国荣:试谈京剧锣鼓点的名称由来及其形成
近年来,读了不少关于京剧打击乐的工具书和发表在各种杂志的相关文章,而关于锣鼓点方面的几个很重要问题,却无人涉及,故笔者愿做"引玉之砖,"以期引起专家和打击乐工作者的关注.如果说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