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行草《宋之问诗》卷
相关推荐
-
唐朝诗歌简述
618年,李渊都长安,大唐肇始.得益于隋朝积累的大量财富,加之李氏王朝轻徭薄役,百姓安乐社会风气焕然一新.歌行体,律诗渐渐兴起.神童骆宾王七岁成诗"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qu ...
-
岁月静好、春日可爱的古诗词大赏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 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 ...
-
董其昌《行书宋之问诗》
<行书宋之问诗>卷,明,董其昌书,金粟山藏经纸,纵30.9厘米,横468.5厘米. 本幅录唐代诗人宋之问<龙门应制>诗(见<全唐诗>卷五十一)并纪事一则.书写时间为 ...
-
明 董其昌 宋之问诗卷 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宋之问诗>卷,明,董其昌书,金粟山藏经纸,纵30.9厘米,横468.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录唐代诗人宋之问<龙门应制>诗(见<全唐诗>卷五十一)并纪事一 ...
-
明 董其昌 吕仙诗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吕仙诗卷>,纸本,纵24.8厘米,横292.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相传北宋熙宁中,吕洞宾前往拜访湖州东林山的沈东老,饮醉后以石榴皮书此诗于壁上,七年后苏轼前往拜访,沈东老虽已 ...
-
明 董其昌 放歌行等诗卷 上海博物馆藏
董其昌<草书放歌行等诗卷>,绢本,草书,纵32厘米,横645.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董其昌的草书受怀素影响很深,其学怀素的传世作品较早为49岁左右.此卷行笔潇洒婀娜,起转自如,深得怀素凝 ...
-
明代进士-来复行草书法诗卷
明代进士来复行草书法诗卷,纸本30.5×228厘米. 来复,字阳伯,陕西三原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官布政使,备兵扬州.性通慧,诗文.书.画皆精.山水穷诸家微妙,格力俱 ...
-
董其昌行草《早朝诗卷》欣赏
董其昌(1555-1636)是明后期最负盛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和书画鉴赏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可谓空前绝后. 董其昌的书法,自谓于率意中得之.其书法创 ...
-
董其昌最精彩的行草之——《早朝诗卷》真迹欣赏
董其昌(1555-1636)是明后期最负盛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和书画鉴赏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可谓空前绝后. 董其昌的书法,自谓于率意中得之. ...
-
董其昌行草《早朝诗卷》真迹欣赏
董其昌(1555-1636)是明后期最负盛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和书画鉴赏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可谓空前绝后. 董其昌的书法,自谓于率意中得之.其书法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 ...
-
『赏帖』董其昌《行书宋之问诗》卷,颇得己意
董其昌<行书宋之问诗>卷,金粟山藏经纸,纵30.9厘米,横468.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是以鼠须笔书写,心手相应,颇得己意,并称只恨不能为米芾所赏,可见颇传米书神韵. 董其昌(15 ...
-
「赏帖」董其昌《行书宋之问诗》卷,颇得己意
董其昌<行书宋之问诗>卷,金粟山藏经纸,纵30.9厘米,横468.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是以鼠须笔书写,心手相应,颇得己意,并称只恨不能为米芾所赏,可见颇传米书神韵. 董其昌(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