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垒萧萧(4)

(0)

相关推荐

  • 长垣蒲城学校印象:久远的风华

    文/蓝月光   暖暖冬日,走进蒲城学校. 首先就是一个绿色的操场,标准的环形跑道,绒绒青草,满目生机,在萧瑟的冬日很是养眼.学校很安静,可闻琅琅书声.教学楼.宿舍楼带着岁月的痕迹,挺立在阳光下,古朴沉 ...

  • 想见一些人是怕以后见不到

    打造最具人文精神的自媒体公众号 点击上方"老杨品谈"关注|天天干货,包你过瘾! 有知识.有文化.有能量.有趣味 老杨品谈>>>>> 有时想见一些人不是 ...

  • 彭王庙那头——庙头小学 | 徐兵

    以前总觉得沧海在一个远古的过去,桑田还是一个未至的将来,然而走过半程人生,蓦然发现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原只在一瞬之间.庙头,一个从地图上消失了的地方,就是我的沧海,我的桑田. 庙头是"彭王庙那 ...

  • 方菲散文:回乡偶书

    夏木阴阴,百鸟鸣啭,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艾叶清香.借着端午小假,回乡探望已至耄耋之年的老母亲.偶遇幼时同窗,盛情相邀去当年的革命根据地--高塘小学拜访,欣然前往. 高塘小学是房县西部边陲的一所村级小学, ...

  • 【学子乐园】走过113个春秋的城西小学

    走进 三(2)班 趙璐嘉 書 城西小学现任全体班子成员合影 城西小学 城西小学创办于1904年,至今已走过113个春秋,为宁海县第一所官立高等小学.它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左联五烈士 ...

  • 【天窗亮话】无语随笔后续四

            元宵中午,不由自主走入社塘路.一条约六百米,南侧两所学校,很不起眼的路.平时安静,很少车辆往来.         这条路不宽,且绕着弯.东起积道街,西苑中学北门朝着:西段南侧现代实验学 ...

  • 教育,请慢慢走 ......(1)

    做老师23年了,最怕的就是写教育的话题,因为敬畏,因为资历尚浅,也因为不想做皇帝身边那个孩子.这几日,看了一些"教育故事",也有机会去学校转了几圈,我终于忍不住还是想客观冷静地叙述 ...

  • 故老的小学校园,在我的记忆里微黄

      那所小学的旧址是座寺庙,据父亲说是建国后破四旧改建成的,父亲上学的时候庙的痕迹还大于学校的轮廓.几间粗粗改建的教室几十张简单的课桌,学生都是自带板凳.甚至还保留着寺庙的前殿,甚至前殿里还留有神佛的 ...

  • 散文||抹不去的记忆

    抹不去的记忆 跨进那所没有围墙的小学,正是傍晚放学时.三三两两的孩子,蹦蹦跳跳地走在一起,他们说说笑笑的,如一群欢快的小鸟,飞出了校园.从背上取下简单的行囊拎在手里,我放慢了脚步,边走边打量着这所我不 ...

  • 故垒萧萧(12)

    ​磜背小学老师频繁轮换的现象,归根结底是磜背山区沧桑变化的缩影.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始,随着几户水库移民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举家搬迁到外面定居的事实被确认后,预示磜背村一成不变的定居 ...

  • 故垒萧萧(11)

    ​时间老人脚步匆匆,一转眼来到1984年12月下旬,在这个草木凋零的隆冬时节,农场人事股的一纸调函悄然问世,在新交旧接的时间节点上送抵磜背小学.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打破冬日的沉寂,为寒冷的冬天带来热议 ...

  • 故垒萧萧(10)

    ​承接音乐教学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平日就喜欢唱歌的我把这份工作当成是怡人怡己的快事,给我带来许多的乐趣,也唤醒孩提时期早就烂熟于心的老歌之熟悉旋律.<歌唱二郎山>叩击心扉,勾起童年一幕幕辛酸 ...

  • 故垒萧萧(9)

    ​1983年秋,印象中,徐其忠老师因风湿性心脏病住院治疗,他担任的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由我接替.从此开启与培芳老师拍档的旅程,开始从事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学校在安排老师的教学工作时,相对固定在某个年级和学 ...

  • 故垒萧萧(8)

    ​当年的机关事业单位女同志都比较少,在磜小与我们共事过的女老师仅有聊聊几人,学校里的男老师占绝对的多数.那时候的妇女半边天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三十年已成为天道轮回的魔咒.三十 ...

  • 故垒萧萧(7)

    ​时间一晃三十多年,尘封的记忆中很难回想起达英老师是啥时候调去北小了.从残存的记忆中搜索到的信息告诉我,老领导达英师曾有过这一段经历.陈校长奉调至农场小学后,由达英师接任磜小校长职务则印象非常深刻.李 ...

  • 故垒萧萧(6)

    ​曾几何时,如今的学校已是故垒萧萧,高出人头的芒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疯长,从山上到山下,从墙内到墙外--在目之所及都是芒草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有故事,值得回味值得追忆! 那年月,刚三十出头的我, ...

  • 故垒萧萧(5)

    ​定格在脑海里的不只是那清新的甜酸辣味道,还有象征曾经的辉煌.值得永远纪念的那幅字画. 学校教师宿舍二楼,在公厅的楼梯口处,挂着一幅配有条幅对联的画,条幅对联是依据画面内容的文字浓缩,那个年代就流行这 ...

  • 故垒萧萧(3)

    ​总而言之,高处不胜"渴"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后来,终于有一天磜背村通了自来水.在那段日子里,我们密切关注着校园对面的山头上,建设中高高在上的压力水池日渐完工,想象着自来水通水后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