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乡愁,从故土到天涯


故土在心中,陪你走过天涯的春夏与秋冬。




宏村



那山
徽州的地理位置,位于皖南山区,被四面4座山环抱怀中:
西边黟(黑石多)山即黄山;东边白际山脉,即歙县的发祥地,主峰搁船尖。
黑白两山,龙飞凤舞,形成黑白徽州的格局。
北方是障山,主峰清凉峰(海拔1787米);南边是耸立在祁门县境内的牯牛降(海拔1728米)。
而位于婺源与休宁交界处的大鄣山(海拔1629.8米)、横亘在婺源西南部的凤游山(海拔675米)、拔起于休宁西北部的白岳齐云山(海拔585米),都是徽州境内或者边境壮丽神奇的天造画境。

黄山

黄山

黄山

黄山

黄山雪松
“黄山白岳相对峙,细看从来无厌时。”
诗句中的白岳即指齐云山,乾隆曾誉“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齐云山与黄山南北相望,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论两座名山的风格差异,其实巨大!黄山雄奇险峻,高峰耸立,气势雄伟壮阔,主峰莲花峰海拔已然1864米;除却气势逼人外,黄山风景如画,云海、日出、雪松等各种风光,也都独有一番韵味。

黄山日出

黄山雪松、日出

黄山日出
而齐云山的海拔,却要逊色许多,山脉最高峰为585米,山内悬崖峭壁虽然险峻,但不如黄山。与黄山相比较,齐云山的美,主要在于神秘缥缈之感,在于秀丽的婉约之姿。当然如今齐云山的名声早已不能再跟黄山相提并论了,在黄山的璀璨光辉下,又加上宏村等新晋豪强,齐云山就更显得落寞和默默无闻了。不过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既然以道闻名,道法自然,想必也是宠辱不惊了,自在花开淡看风尘。

齐云山


齐云山

齐云山
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活跃于徽州的绘画流派,“他们善用笔墨,貌写家山,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画论上提倡画家的人品和气节因素,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在十七世纪的中国画坛独放异彩。因为这群画家的地缘关系、人生信念与画风都具有同一性质,所以时人称他们为新安画派”。

清 渐江 幽亭秀木图 50.4cm×68cm
故宫博物院藏
那水、那桥




屯溪观光桥

屯溪观光桥



屯溪文峰桥
桥,从儿时就陪伴着我们,直到现在带着乡愁,衍生着走向天涯海角,每每到一座城市,抑或开车经过各种各样的桥,我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桥,其实有着许多的象征意味,这一端,也许是愁苦缠身的现实窘境,另一端,系着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徽州的桥,平淡却又神奇,一座座都承载了曾经的梦想和辉煌还有今人对改变命运的努力和成果。

宏村石拱桥

歙县漳潭

歙县漳潭



黟县奇墅湖

黟县奇墅湖

黟县奇墅湖

黟县奇墅湖

呈坎榕溪
那雾、那云
雾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雾晦明,云共山高下。

黄山

休宁木梨硔

歙县石潭

歙县柿木汰

歙县卖花渔村

歙县北村

歙县石潭

歙县湖村

歙县坡山

歙县金竹岭

歙县湖村

歙县北村

歙县坡山-星月相伴

歙县坡山

老徽州石城
总是在山前的洼地中,
总是在白墙灰瓦的马头墙后,
总是会映衬在阳光的五彩斑斓里,
千里烟波,一生一梦,梦里梦外皆如烟,
有着虚无的美丽,有着诗般的朦胧,
但愿每一个游子都知晓和记住故土: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老徽州石城

那俗、那事

歙县许村舞板凳龙

歙县许村长桌宴

歙县叶村叠罗汉

黟县西递

歙县榨油


四季流转



歙县许村菊花基地

歙县许村菊花基地

家朋油菜花梯田
春的万紫千红,夏的蓬勃热烈,秋的静谧绚烂,冬的肃穆萧瑟……四季流转,各有清欢。从故土到天涯,我心目中能记得的岂止只有这些片段;徽州故事,能娓娓道来的又岂止这些情节。故里的山水,于我,总带着沉着与厚重,却也不失通透和豁达,她们就是安静的随着时光静谧变迁,似乎也不念过往,不慕远方,无哀无愁,无悲无喜,铭记或遗忘,都无关紧要,无论流年繁华无垠还是不堪岁月,总能在风雨中将烟尘洗净,在阳光中汲取柔暖,只在你瞥见的那一刻,绘出一幅诗情浪漫。







创作团队
文字:汪钦浩
图片:汪钦浩
摄影师:张国春、汪钦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