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努力的人们,希望你们看到这一篇
黄鲤鱼龙门记
传说龙门山在河东界,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

女儿马上大学毕业了,少年豪气冲天,眼前这池子水装不下她,于是学黄鲤鱼逆流而上,胆大妄为去跃龙门。
女儿一直很勤奋,家庭培养也只是中规中矩,高考进入一本线,就读一个普通师范类大学。在大学里也算扎实用功,不断开拓自己的潜能,到毕业季,自己觉得各方面还过得去——但这片江湖竞争激烈,高手辈出,当年千磨万击的底子和努力从来都不是白付出的,985、211院校确实是特别厉害,寻常门派的弟子,“过得去”只能打个擂台,“华山论剑”就过不了几招。
本地招聘中,女儿优势挺明显,很快锁定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岗位。但少年的胸膛中已经拥有了可贵的躁动,我要去一线城市试试!任何不可能都是一种可能!——好,去吧。
龙门之下,女儿见识到了龙族气象,触动很深。
厦门的校招分三场进行:资历审核加简单面试——过关者参加笔试——再过关者正式面试,然后就成功了。南方城市的开放与包容体现得很明显,学历实力兼顾,准入了非重点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正是这一点缝隙,让非重点院校出身的女儿钻了进来,并成功进入笔试。
笔试考的是语文素养,女儿输得心服口服。文学科班出身,自己觉得平时还不错,但是真考人家“龙门卷”并不行。《呼兰河传》自己也读过,甚至还写了相关论文,但是龙门考卷试题中的深度,自己确实就没研究过;柳永,自己也非常喜欢,好多柳词都看过,但是人家考的深度,自己就未曾达到。而最后过关的,差不多就是那些重点名校的佼佼者——实力,由不得你不服。
接下来再战深圳!
深圳校招还是在武汉。因为岗位优越,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应届精英,报名等待审核而排起的长队里,随便拉出一个就是985、211的文曲星,毕竟这是华山论剑,敢来的没有一个是草包,女儿觉得“敢不敢来”可能就是第一场考试,那么现在就算是第二场了。
排在前面和后面的,都是重点名校的优秀学生,简直是神仙打架,让人折服。一聊天就知道深浅,智商情商天资、之前20年的努力,都可以从他(她)们的谈吐中称量出来。我们过去一直听信传言或者怀着自身的浅薄鄙陋而产生的种种不服、不平之气,在这里会得到净化。不是这世界不公平,所谓不公平只是我们愿意当借口并刻意强调的一小部分理由,实力的辗压是残酷而且真实的,但实力的来源确实就是20年的勤奋、20年的良好习惯、20年的各种资源投入,甚至包含上一代人的终身勤奋和终身良好习惯薰染。排队当中,女儿的思想进阶不少。
报名审核除了审相关材料外,只有两分钟谈话。两分钟足够了,你需要打动人家在排一长队的优秀人才中抬杆放你过去,因为前面并不是直接派发大奖,而是残酷的龙门——化龙者的时空隧道,没有混过去的机会。
学历的寻常,已经展示了实力的待提高。不过女儿表现还不错,考官们全程带着善意的微笑,温暖地望着她,这让她很放松,但同时也默默地觉知到过关已经不可能了。因为这是一种慈悲的微笑,是龙族投向勇敢鱼类的一种嘉许,完全没有对化龙者那样的审慎与苛刻。女儿内心平和,认真地回答了问题。最后,导师们用近乎微叹的语气评价:普通话讲得实在是很好,发挥也不错,最后你可以为我们朗诵一首诗或散文吗?
女儿朗诵了舒婷的《致橡树》后,款款离场。内心无比宁静,她隐约怀疑自己的鳞羽已经有了龙形,但骨头和血肉还不行,修炼尚须时日,还不足以让守关者破格放她过去。导师们看得到她的勇气和努力,也同样看到她的火候还不够,这样的竞争是让她服气的。
两战失利,但是我很欣慰。我觉得这对女儿是非常好的激励,龙门不是传说,龙门是有的,而且也不像社会传言说的那样有不学无术的泥鳅混进去,龙门实实在在就是龙的门!残酷而且精纯。她必须回到她的池子里继续躁动,不是等待机会,等没有用,机会就在那里,你只是需要蓄积力量,修炼筋肉。

最后还是要说终生勤奋的问题。我们今天必须换一个认知,要知道今后的社会上,混日子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而且对实力的考验越来越向前追溯——换句话说,起跑线移动了!公平的相对性成为一种新的公平。你十五岁开始发全力,或许已然晚了16年,因为父辈的终生努力极可能帮助移动“起跑线”,但请注意我指的并不是“走后门”,而是在基因、决策、布局、见识、耳濡目染、营养、补课费等等方面——当然,这还是在讲相对公平的前提下。除此之外,不能否认社会还有“层”的问题。社会的“层”如同发动机的能量级,十进制、百进制不可同日而语,失去勤奋,失去拼搏,失去坚持,如何守住你所在的“层”?
努力是个法则,要每一代人去共同遵守。不只是教育孩子,我们也要努力。每层一个龙门,你不努力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