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这些印风,何以谈篆刻!

(0)

相关推荐

  • 关注!谷松章第七届兰亭奖获奖作品集评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评奖揭晓.颁奖后 其书法创作类获奖作品 在书坛引发热议 为此 <书法报>特邀 王登科.张瑞田.周德聪. 杨吉平.庆旭 从不同角度对获奖作品 开展学术评论 第七届中国书 ...

  • 不识5大印风,何以谈篆刻!

    查看篆刻知识技巧 中国篆刻是由古代实用印章的制作和镌刻而发展成为艺术的. 狭义的"篆刻"专指印面文字(或图像)的设计和刻制,是以铁笔"写"出篆文为主的造型(包括 ...

  • 不识5大印风,何以谈篆刻

    中国篆刻是由古代实用印章的制作和镌刻而发展成为艺术的. 狭义的"篆刻"专指印面文字(或图像)的设计和刻制,是以铁笔"写"出篆文为主的造型(包括结构与线条)来表现 ...

  • 浅说清代中后期以丁敬为首的浙派印风,给篆刻带来清新气息

    晚清至近代艺术家和社会受众审美选择趋向多元,亦给艺术市场带来普适标准和不同的品味,促使延绵久长的风格派系自我更新以体现时代精神.清初的印坛,当一些印人继续为文(彭)何(震)遗风所笼罩,"两浙 ...

  • 篆刻的五种印风,经典好文

              中国篆刻是由古代实用印章的制作和镌刻而发展成为艺术的.狭义的"篆刻"专指印面文字(或图像)的设计和刻制,是以铁笔"写"出篆文为主的造型(包括 ...

  • 创意印风展,童衍方篆刻作品选33品赏,钝拙朴厚老辣洒脱

    昔陈簠斋致书吴云:『吾两人三十前踪迹虽疏,行年俱过六十,非以心相契,以书相通,以厚不遗,以直不饰,何以异于流俗耶.』颇有感触.转眼间,我早已年过六十,一切若昨.忆漫长求艺过程,学习.交友.感悟.乐趣, ...

  • 鞠稚儒的印风是王福庵、陈巨来篆刻的翻版?那么其大字印呢

    如果鞠稚儒的印风像是王福庵.陈巨来篆刻的翻版,给人以妖娆美女的面目,那么很可能会被笼罩在王.陈耀眼的光环之下.当他把最近刻的数方大字印印蜕寄给我后,我觉得我的担心纯属多余. 记得石开先生曾讲过:关于篆 ...

  • 吴氏印风万千气象,吴昌硕经典篆刻16方原石高清大赏

    吴昌硕(1844.8.1 -1927.11.29)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汉族,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 ...

  • 篆刻大师的印风对比

    @篆刻微刻 齐白石虽然面对"西学东渐"的潮流,但他内心从没有焦虑感,因为他身处乡村,远离社会变革的前沿.他的思想仍然维持着前辈那种思考问题的观念,他的书印仍然维系了古典传统.如果说 ...

  • 篆刻创作中怎样树立“自我”印风

    印章风格实际是篆刻家自我意识的体现,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风格出现.性格拘谨的人常会喜欢工稳一路的印风,举止放浪的人则对写意一类的印风很青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一定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