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今天(10月23日),是李叔同先生诞辰140周年。1916年(丙辰民国五年)37岁的李叔同因日本杂志介绍“断食”以修养身心之方法,遂生入山断食之念。冬,入杭州虎跑定慧寺,试验断食17日,有《断食日志》详记。入山前,作词曰:“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返校后,开始素食。时,受马一浮之熏陶,于佛教“渐有所悟”。

1918年(戊午民国七年)39岁的他春节期间在虎跑寺度过,并拜了悟和尚为其在家弟子,取名演音,号弘一。农历七月十三日,入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据李叔同和夏丏尊所述,他出家与夏丏尊的关系很大——

及至七月初的时候,夏丏尊居士来。他看到我穿出家人的衣裳但还未出家,他就对我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而不即出家,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以还是赶紧剃度好!”

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文 | 李叔同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

最近《越风》社要出关于《西湖》的增刊,由黄居士来函,要我做一篇《西湖与佛教之因缘》。我觉得这个题目的范围太广泛了,而且又无参考书在手,于短期间内是不能做成的,所以,现在就将我从前在西湖居住时值得追味的几件事情来说一说,也算是纪念我出家的经过。

我第一次到杭州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七月。在杭州住了约一个月光景,但是并没有到寺院里去过,只记得有一次到涌金门外去吃过一回茶,同时也就把西湖的风景稍微看了一下。

第二次到杭州是民国元年的七月。这回到杭州倒住得很久,一直住了近十年,可以说是很久的了。我的住处在钱塘门内,离西湖很近,只两里路光景。在钱塘门外,靠西湖边有一所小茶馆名景春园。我常常一个人出门,独自到景春园的楼上去吃茶。

钱塘门外(旧照)

民国初年,西湖的情形完全与现在两样——那时候还有城墙及很多柳树,都是很好看的。除了春秋两季的香会之外,西湖边的人总是很少;而钱塘门外更是冷静了。

在景春园楼下,有许多茶客都是那些摇船抬轿的劳动者居多,而在楼上吃茶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所以,我常常一个人在上面吃茶,同时还凭栏看着西湖的风景。

在茶馆的附近,就是那有名的大寺院——昭庆寺了。我吃茶之后,也常常顺便到那里去看一看。

民国二年夏天,我曾在西湖的广化寺里住了好几天。但是住的地方却不在出家人的范围之内,是在该寺的旁边有一所叫做痘神祠的楼上。

痘神祠是广化寺专门为着要给那些在家的客人住的。我住在里面的时候,有时也曾到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去看看,心里却感觉很有意思呢!

记得那时我亦常常坐船到湖心亭去吃茶。

曾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名人来演讲,我和夏丏尊居士却出门躲避,到湖心亭上去吃茶呢!当时夏丏尊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

到了民国五年的夏天,因为看到日本杂志中有说及关于断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当时我就起了一种好奇心,想来断食一下。因为我那时患有神经衰弱症,若实行断食,或者可以痊愈亦未可知。要行断食时,须于寒冷的季候方宜。所以,我便预定十一月来作断食的时间。

至于断食的地点须先考虑一下,似觉总要有个很幽静的地方才好。当时我就和西泠印社的叶品三君来商量,结果他说在西湖附近的虎跑寺可作为断食的地点。我就问他:“既要到虎跑寺去,总要有人来介绍才对,究竟要请谁呢?”他说:“有一位丁辅之是虎跑的大护法,可以请他去说一说。”于是他便写信请丁辅之代为介绍了。

因为从前的虎跑不像现在这样热闹,而是游客很少且十分冷静的地方,若用来作为我断食的地点,可以说是最相宜的了。

20世纪20年代虎跑寺

到了十一月,我还不曾亲自到过。于是我便托人到虎跑寺那边去走一趟,看看在哪一间房里住好。回来后,他说在方丈楼下的地方倒很幽静的。因为那边的房子很多,且平常时候都是关着,客人是不能走进去的;而在方丈楼上,则只有一位出家人住着,此外并没有什么人居住。

等到十一月底,我到了虎跑寺,就住在方丈楼下的那间屋子里。我住进去以后,常看见一位出家人在我的窗前经过(即是住在楼上的那一位)。我看到他却十分的欢喜呢!因此,就时常和他谈话;同时,他也拿佛经来给我看。

我以前从五岁时即时常和出家人见面,时常看见出家人到我的家里念经及拜忏。于十二三岁时,也曾学了放焰口。可是并没有和有道德的出家人住在一起,同时,也不知道寺院中的内容是怎样的以及出家人的生活又是如何。这回到虎跑去住,看到他们那种生活,却很欢喜而且羡慕起来了。

我虽然只住了半个多月,但心里却十分愉快,而且对于他们所吃的菜蔬更是欢喜吃。及回到学校以后,我就请用人依照他们那样的菜煮来吃。

这一次我到虎跑寺去断食,可以说是我出家的近因了。

到了民国六年的下半年,我就发心吃素了。

在冬天的时候,即请了许多的经,如《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大乘起信论》等很多的佛经。自己的房里也供起佛像来,如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等的像。于是亦天天烧香了。

到了这一年放年假的时候,我并没有回家去,而到虎跑寺里面去过年。我仍住在方丈楼下。那个时候,则更感觉得有兴味了,于是就发心出家。同时就想拜那位住在方丈楼上的出家人师父。他的名字是弘详师。可是他不肯我去拜他,而介绍我拜他的师父。他的师父是在松木场护国寺里居住。于是他就请他的师父回到虎跑寺来,而我也就于民国七年正月十五日受三皈依了。

我打算于此年的暑假入山,预先在寺里住了一年后再实行出家的。当这个时候,我就做了一件海青,及学习两堂功课。

二月初五日那天,是我母亲的忌日,于是我就先于两天前到虎跑去,诵了三天的《地藏经》,为我的母亲回向。

到了五月底,我就提前先考试。考试之后,即到虎跑寺入山了。到了寺中一日以后,即穿出家人的衣裳,而预备转年再剃度。

及至七月初,夏丏尊居士来。他看到我穿出家人的衣裳但还未出家,他就对我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而不出家,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以还是赶紧剃度好!”

我本来是想转年再出家的,但是承他的劝,于是就赶紧出家了。七月十三日那一天,相传是大势至菩萨的圣诞,所以就在那天落发。

落发以后仍须受戒的,于是由林同庄介绍,到灵隐寺去受戒了。

灵隐寺是杭州规模最大的寺院,我一向是很欢喜的。我出家以后,曾到各处的大寺院看过,但是总没有像灵隐寺那么好!

八月底,我就到灵隐寺去,寺中的方丈和尚很客气,叫我住在客堂后面芸香阁的楼上。当时是由慧明法师做大师父的。有一天,我在客堂里遇到这位法师了。他看到我时就说:“既系来受戒的,为什么不进戒堂呢?虽然你在家的时候是读书人,但是读书人就能这样地随便吗?就是在家时是一个皇帝,我也是一样看待的!”那时方丈和尚仍是要我住在客堂楼上,而于戒堂里有了紧要的佛事时方去参加一两回的。

那时候,我虽然不能和慧明法师时常见面,但是看到他那样的忠厚笃实,却是令我佩服不已的!

受戒以后,我就住在虎跑寺内。到了十二月,即搬到玉泉寺去住。此后即常常到别处去,没有久住在西湖了。

回想到我以前在西湖边上居住时,那种闲静幽雅的生活,真是如同隔世,现在只能托之于梦想了。

1936年春述于厦门南普陀寺

(0)

相关推荐

  • 刘晓林:李叔同对话弘一法师(9)

    李叔同对话弘一法师(9) 刘晓林 弘一法师:我的皈依佛门与马一浮先生.夏丐尊先生的影响密切相关. 当时他们也在杭州. 37岁时,我在浙江省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两所学校内教音乐和图画课 ...

  • 蔡 群丨夕阳山外山

    (一) 长亭外,古道旁,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栁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我最初了解李叔同也就是从这首歌开始 ...

  • 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下)

    这是历史文化题材第51篇随笔 往期回顾 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上) 5 1905年,李叔同的母亲去世,李叔同运灵回津. 李叔同和母亲感情极深,母亲去世后,他决定结束富贵浪子的生活,将俞氏和两个幼子 ...

  • 李叔同: 出家缘起于养生断食法

    今年是李叔同先生诞辰140周年.1916年37岁的李叔同因日本杂志介绍"断食"以修养身心之方法,遂生入山断食之念.冬,入杭州虎跑定慧寺,试验断食17日,有<断食日志>详 ...

  • 纪念弘一大师诞辰140周年 | 弘一法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纪念弘一大师诞辰140周年 2020年11月5日,农历九月二十,是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大师(1880-1942)诞辰纪念日,而今年更是大师诞辰140周年.详细考察大师一生行履,就会发现他的学佛.出 ...

  •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李叔同 (1880·10·23-1942·10·13) 今天(10月23日),是李叔同先生诞辰140周年.1916年(丙辰民国五年)37岁的李叔同因日本杂志介绍"断食"以修养身心之 ...

  • 1918年,39岁的李叔同在杭州出家。第...

    1918年,39岁的李叔同在杭州出家.第三天,他的妻子带着2个儿子,在寺庙外长跪不起,磕头4小时,头上鲜血直流,只求见他一面.可李叔同却托人带话:不见.   李叔同出家后的法号,是弘一,后来,他的确成 ...

  • 晚清名妓杨翠喜真容:貌美如花气质佳,身价12000金,李叔同因她出家

    红颜薄命,红颜祸水. 自古最能形容美人之美的词并非是什么闭月羞花,沉鱼落燕,最能形容的是侧面刻画之语,像:冲冠一怒为红颜.英雄难过美人关.自古红颜多薄命......比如民国时的林徽因,人们就很想知道她 ...

  • 李叔同少年时流连青楼,青年时成文艺大师,壮年出家修成大德高僧

    <世界华人周刊>(微信号 wcweekly .worldchineseweekly)出品 作者:炳哥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媒体转载微信联系 他是清末民初的花花公子, 与多位名妓相恋: 他是开 ...

  • 晚清名妓杨翠喜真容:确实漂亮,身价达12000金,李叔同因她出家

    晚风无力垂杨嫩,目光忘却游丝绿:酒醒月痕底,江南杜宇啼.痴魂销一捻,愿化穿花蝶:帘外隔花荫,朝朝香梦沾.--李叔同<菩萨蛮> 上面的这首诗是李叔同为杨翠喜所写的,那个他以为能共度一生的美人 ...

  • 弘一法师(李叔同)为何出家?他的一生,活了别人好几辈子

    李叔同是个奇才.全才.就连高傲如张爱玲都说"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外面,我是如此谦卑" 李叔同是个全才,从乐律(他是中国把五线谱引进的第一人).乐器(他的钢琴很好)到诗歌到话剧(自 ...

  • 如何看待李叔同出家

    一 一.为子不孝﹕他幼年丧父,当然是没有尽过什么孝道可言,但是从年轻时的浪荡.飘泊异国到出家之后,对于孀居的寡 母,也从未尽过一天孝道.即使家境富有,父母并无冻馁之虞,但中国人所说的孝道并不尽然只是金 ...

  • 李叔同:因朋友一句话动念出家,出家后小妾无消息、妻子患病早逝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想必很多人都曾听过这首<送别>吧,歌曲的作者正是李叔同.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