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读论语丨沈铖老师:愤悱之处 启发之机
相关推荐
-
斯文且待何枝依——《论语》悟读【257】
颜渊已死,斯文何依. <论语>第十一篇第八章: [原文]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上天是要我的命呀!上天是要我的命呀! ...
-
满腹经纶彰教化——《论语》悟读【286】
满腹经纶彰教化,一腔心血启文明. <论语>第十二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译文] 孔子说:"解决争端的能力,我同别人 ...
-
好学亦有天壤别——《论语》悟读【466】
不怨不尤德配地,下学上达道同天. <论语>第十九篇第五章: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 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 ...
-
有教无类不分别——《论语》悟读【407】
有教无类无分别,众生皆佛皆平等. <论语>第十五篇第三十八章: [原文] 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 孔子说:"不管什么人,皆可受到教育,不因贫富.贵贱. ...
-
颜渊喟然为哪般——《论语》悟读【211】
夫子化月照人间,从此不再惧黑暗. <论语>第九篇第十章: [原文] 颜渊喟(kuì感叹)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往上看或往前看)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 ...
-
当求行事之真实——《论语》悟读【167】
勿求言语之高远,当求行事之真实. <论语>第七篇第二十三章: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qu ...
-
素说《论语》:述而篇(八)
素说《论语》:述而篇(八)
-
照顾好你身边的人,便是践行夫子的仁了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儒学是生活里的学问, 做到比知道更重要.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
-
唯有好学方明理——《论语》悟读【432】
博览群书交益友,精致悟读明事理. <论语>第十七篇第八章: [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 ...
-
那一刻的温暖
这几日继续阅读经典书籍--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这一年以来,可能是自己一直以来读书心切,总是期望读书能读到快快领悟精髓,也能在生活中引经据典,怕是用心不纯所至,总是记不太住,看完忘的也 ...
-
君子似变实无变——《论语》悟读【470】
有限人生须进取:无边事业总耕耘. <论语>第十九篇第九章: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 子夏说:"君子给人的 ...
-
君子处易悦之难——《论语》悟读【322】
君子结交,见人之善: 小人相处,见人之恶. <论语>第十三篇第二十五章: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通"悦")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 ...
-
知难不难迎难上——《论语》悟读【363】
知难不难,迎难而上. <论语>第十四篇第三十七章: [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鲁国都城的外门).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 子路在 ...
-
人生处处皆修行——《论语》悟读【369】
人生处处,皆为修行. <论语>第十四篇第四十三章: [原文] 阙党(孔子在鲁国所居地名,又叫阙里)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 ...
-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释义: 愤:思考问题时有疑难想不通.<说文解字>:"愤,懑也." 悱(fěi): ...
-
好学何其如此难——《论语》悟读【25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论语>第十一篇第六章: [原文]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
-
论语日课219:教育是慢工出细活,急不得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矣."(<论语·泰伯>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