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河北博物院藏清代民窑青花瓷赏析
相关推荐
-
精品康熙青花瓷器,升值空间无限!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以康熙中期青花 ...
-
世上最美的康熙青花瓷器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quo ...
-
康熙青花瓷器的鉴定浅谈
公元1662-172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是清康熙一朝.这一时期,经济贸易发达,景德镇御窑厂恢复,青花瓷的制作上更是取得突出成就.青花色艳,造型端庄古朴,纹饰优雅美丽是本朝青花瓷的一大风格特 ...
-
河北博物院藏清代民窑青花瓷赏析
清顺治 青花"空城计"图筒瓶 高 47.5.口径 14.腹径 19 厘米.筒瓶,因造型似筒得名,又因形状似象腿,也称"象腿瓶",明万历时已出现雏形,天启.崇祯时 ...
-
河北博物院藏 | 清代晚期青花瓷
清光绪时期,随着"同光中兴"的出现,景德镇瓷业虽明显萎缩,但官窑.民窑仍不断烧造瓷器,与咸丰.同治二朝相比,产品数量要多,且其中也有少数精美之作,所以人们往往把光绪瓷器比作清代制瓷 ...
-
清代德化窑青花瓷赏析
清·青花寿纹盘 清·青花菊花纹盘 德化窑历来以白瓷著名,青花瓷器却不为人所注意,其实到了清代,这种瓷器的生产已占据了主要地位,迄令已发现这类窑址约一百八十余处.它虽不如景德镇御窑青花瓷器的典重华丽,魄 ...
-
河北博物院藏:唐宋瓷器珍品赏析
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瓷器诞生于约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一般称其为"原始瓷"或&quo ...
-
河北博物院藏战国中山国金银器赏析
战国时代,位于河北中南部的中山国,是十二诸侯中唯一由少数民族 - 鲜虞族建立的国家.战国中山与齐.魏.燕.赵等强国抗衡,耀兵称王于太行山麓.在两座中山王墓及城址内外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 ...
-
几件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后妃文物
▌点翠嵌珠后妃朝冠 点翠嵌珠后妃朝冠,清,通高37厘米,直径27厘米. 朝冠青绒做成,上缀红色丝绒,其上金累丝托贯金凤.珍珠各三,顶缀大珍珠一:红色丝绒上缀金凤七.金翟一,翟尾垂三行二就珠.染皮护领垂 ...
-
浅谈元代民窑青花瓷与官窑青花瓷的差异
元青花瓷,即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瓷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的风格,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了顶峰,确立了后世青 ...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画轴精品(二)
清六大家(二) 1 王翚 仿王蒙夏山读书图 纸本水墨 96.8×59.3cm 石渠宝笈续编 养心殿 康熙甲戍(三十三年·1694).作者六十三岁.飞泉山涧.下汇于溪.溪涧之滨.作村居两叠.背山石磴逶迤 ...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画轴精品(一)
清六大家(一) 1 王时敏 仿王蒙山水 纸本浅设色 170×69.6cm 石渠宝笈续编 重华宫 王时敏与董其昌时相过从.故其画取资于董者甚多.此幅仿王蒙笔.层山叠翠.一涧中分.下幅丛树中着一草堂.高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