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13 立秋: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0)

相关推荐

  • 七月七临近,七夕不仅有爱情,还有你不知晓的有趣习俗,早看早知

    导读:七月七将至,七夕不仅有爱情,还有你不晓的有趣习俗,早看早知道? 七月七,也称七夕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挢渡天河相会的日子,在我国众多传统节日中,是最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记得小时候,在七月七日这 ...

  • 关城人与七夕节

    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但现在人们 ...

  • 献给七夕节

    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 ...

  • 《儿时的‘’七夕节‘’》

    ​               儿时的  ''七夕节''[笑脸] 文/鲁茌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胡弄小孩,说:七月初七这天,是牛郎织女见面的时候.晚上,在葡萄架底下,就能听到牛郎和织女悄悄说话的声音. ...

  • 七夕节感叹李清照(散文)

    文/宾泽文 七夕节是由古时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传统意义是拜祭"七姐",是女人节.自牛郎织女故事后,演译为情人节. 今年七夕,翻阅古著,读"李清照"时,生出许多感慨 ...

  • 临近七夕说七夕,顺祝节日快乐!

    临近农历七月七日,古代相传的七夕节又来了,然而却是以中国版情人节的身份而来.说七夕之前,先听一首银临的<七夕>吧. 不必意外,不必吃惊,现如今的节日可谓多如牛毛,加上歪果仁的节日真可谓不可 ...

  • 这一天,愿你有人牵挂,心中有爱!

    鹊桥相会,缘定三生.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农历七月初七,又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七夕节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经过历史演变,人们又 ...

  • 【立秋】睡起秋色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 秋 AUTUMN <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 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后,降雨.湿度 ...

  • 睡起秋声无觅处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睡起秋声无觅处 楚水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的枯荷听雨声 "--李商隠这句类似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词,大概是恋秋惜秋情绪中,最为悲凉的一种.霜飞秋夜,枯荷听雨,让人的心也凄凄漓 ...

  • 【时令文化】睡起秋声无觅处,一枕新凉一扇风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游.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南宋·范成大 炎炎三伏令人不堪其烦,对人生仿佛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年华老去也无需惆怅,毕竟,西风已来,立秋已至. 8月7日,今日 ...

  • 一扇新凉秋声近,满阶梧桐月明中~立秋课业

    笛韵兰馨 07-31 阅读 216 关注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更新于 08-16 来自作 ...

  • 【海外同题】秋声无觅处

    海外同题  一年又到秋时... 据网络,宋朝时,宫里在立秋有一个习俗,就是将种植在盆内的梧桐树搬入大殿,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启奏:"秋来了",梧桐应声落叶,正是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

  • 历代词家简说│秋声无避宫商变—王鹏运

    王鹏运(1848-1904),字幼霞,又作佑遐,中年自号半塘老人,晚年又号鹜翁.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受桂籍词人王拯影响,始填词,后与同邑况周颐形成晚清临桂词派.同治十三年 ...

  • 【春风文苑】谁道秋风无觅处,吹落西南第一枝——“立秋”同题文作品展播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谁道秋风无觅处,吹落西南第一枝"立秋节气将近,请以"立秋"为题拟作 ...

  • 长恨春归无觅处,陌头杨柳绿烟丝——风光创...

    长恨春归无觅处,陌头杨柳绿烟丝--风光创意图集 关键词:风光 创意 色彩 图一<千树万树梨花开>©国海 图二<水岸边>©品水 图三<梨花一枝春带雨>©国海 图四&l ...

  • 十二花田 ‖ 怡心阁 ‖ 谁道桃源无觅处,只缘未到此山来

    shierhuatian 十二花田 谁道桃源无觅处 只缘未到此山来 七律 穿行蜀陇 驱车清晓出蓉城,相约朋侪蜀陇行. 酒兴教人吟兴起,忘怀游客感怀生. 难偿一路诗词债,未计几多山水程. 青嶂白云堪养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