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连续,还是离散?新假说试解千年谜

自从圣奥古斯丁( Saint Augustine)在1500年前首次提出这个问题,人们即争论不休:意识是连续的,存在于每时每刻;亦或是离散的,只存在于某些片刻中?

在9月3日《认知科学趋势》杂志上的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心理物理学家采用一个新的模型,将连续说与离散说相结合,回答了这个千年难题

“意识就像是一部电影。我们以为看到的是世界的全部——没有空隙地紧密相连——但事实并非这样。”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教授迈克尔·赫尔佐克说。“变化并不能即刻被感知,它只有在发生后,才能被人们感知。”

因为其过于抽象的本质,科学家们一直很难定义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我们只知道,一个人早上醒来或从麻醉中清醒,是从无意识进入到了有意识状态。赫尔佐克说很多哲学家之所以赞同意识是连续的,是因为它遵循了人的直觉,“我们觉得我们每时每刻都是有意识的。”

另一方面, 不那么主流的离散意识说(推崇人类只在某些时刻有意识)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有意识的持续时间没有普遍时限。

- Kezia Gabriella -

赫尔佐克和共同作者蕾拉·德里西-达乌迪(Leila Drissi-Daoudi)以及阿德里安·杜里格(Adrien Doerig),取两大理论的长处设计了一个新的两阶段模型。这个模型认为,离散意识在被感知到之前,是持续的无意识处理期。“你需要不断的处理信息,但你不会一直意识到这个处理过程。”

想象骑一辆单车。如果你摔倒的时候每个动作要等半秒才能做出反应,你不可能在倒地之前迅速脱身。但如果你将有意识的短暂片刻与无意识的处理过程结合起来,大脑只反应给你所感知的(即将摔倒的信息),你就能够脱身。

“正在骑车的是我们内心的僵尸——一个没有意识但却有出色的空间/时间分辨能力的僵尸。”赫尔佐克说。你不需要每时每刻对自己说,“往前再骑一米”。你的想法和周围环境会自动无意识的更新,而有意识的你则会利用这些信息去判断更新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你就会改变路线。

“有意识的处理过程被高估了。”他说,“应该给幕后的,无意识的处理过程更多重视,你只是以为自己每时每刻都是有意识而已”。

- Radhames German -

作者写道,他们的两阶段模型不但解决了1500年的哲学难题,更给予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新的自由。“我认为这样的机制有助于人们利用信息加工过程来应对纷繁复杂的事务(而不用事事都进入意识),”赫尔佐克说, “由于我们有了额外的时间维度去解决问题, 如果人们严肃对待,如果它是真的,它可能会改变神经科学、心理学甚至计算机视觉的模型”。

虽然这个两阶段模型给关于意识的争辩带来了进展,它同样也留下了很多亟待回答的问题:意识的片刻是如何整合的?是什么开启了无意识的处理模式?这些有意识、无意识的时刻与个性、压力、疾病比如精神疾病是什么关系?“对于怎么能够启动意识,哪些事不需要意识,我们完全不知道。”赫尔佐克说。

参考文献

1.Michael H. Herzog, Leila Drissi-Daoudi, Adrien Doerig. All in Good Time: Long-Lasting Postdictive Effects Reveal Discrete Percep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20; DOI: 10.1016/j.tics.2020.07.001

作者:Cell Press | 封面:Fran Pulido

(0)

相关推荐

  • 电网故障诊断的分阶段解析模型

    摘要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徐彪.尹项根等,在2018年第17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指出,当存在错误告警信息时,现有的电网故障诊断解析模型需要扩大变量 ...

  • 名师成长的规律

    名师成长的规律

  • 如何制定组织设计决策?--成熟度模型

    假设你的组织正在计划进行重组,你如何进行呢? 1.你是根据已有的信息来做出决定,还是先分析当前的组织? 2.你是只考虑一种替代方案,还是在决定之前开发出多种选择方案? 3.你是自己做出决定,还是让其他 ...

  • 你就是你的记忆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让我们一起追寻记忆的痕迹. 01 如果说语言是人类之间沟通与协作的基础 ...

  • ADKAR变革管理模型

    ADKAR:模型创立理念是看背后的个人变化,从而创建了真正的自下而上的方法.这不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而是要达到的一组目标,这些目标中的每一个组成了首字母缩写词. A:意识到需要变革 D:渴望支持变革 ...

  • 思维模型No.32|如何真正改变行为?需要5种不同的干预策略

    研究发现:改变带来的痛苦,经常超过或等同身体的折磨.因此,任何一种改变,无论大小,都是很困难的.James Prochaska 和 Carlo DiClemente 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行为改变的阶 ...

  • 试解“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增值税新规

    增值税新政主要包括: 降低增值税税率 扩大进项税额抵扣范围 部分行业实行"加计抵减"应纳税额 不动产抵扣政策变更 调整货物服务出口退税率和购进农产品扣除率 新增留抵税额予以退还 根 ...

  • 关于试解伟人三句四言诗及其依据

    关于试解伟人三句四言诗的依据 舍得:您好! 我们讨论了伟人赠给尼克松先生的四言诗.您问我解释的依据.我负责任地告诉您,我在做学问方面从来不敢苟且的.坚持言必有据而决不敢信口开河.理解伟人"老 ...

  • 杨立新:试谈间接证据的证明方法

    杨立新:试谈间接证据的证明方法

  • 《伤寒论》试解No.108

    108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导言:本条多数医家都认为逻辑不通[注1],考虑为后人添加的条文,因"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只能推导出这是 ...

  • 试解形意拳的发力技巧

    试解形意拳"扑着身子打人" 前辈概括形意拳打人的方法(不是"抡着胳膊打人",是"扑着身子打人").力量的源泉("提肛") ...

  • (6)以六节生理从新试解《伤寒论》:让中医人或可更清楚看到仲圣是如何看病的

    仲圣下手处,首论太阳病.医圣下手运笔,想必步步有旨归.文似看山见景,观山先后自有序.<伤寒>临病人书,病为生化失常事.人于何节生化,太阳中天生化行.好了,既已明了太阳是管人身生化之地的,那 ...

  • 解味《红楼梦》21:试解《红楼梦》之梦(五)

    试解<红楼梦>之梦(五):秦可卿托梦王熙凤(第十三回) 三更已过眼朦胧, 可卿含笑来托梦. 月满水满均不可, 预防"登高必跃重". 避免"树倒猢狲散" ...

  • 解味《红楼梦》20:试解《红楼梦》之梦(四)

    贾宝玉和林黛玉 试解<红楼梦>之梦(四):贾瑞梦断风月宝鉴(笫十二回) 不正贾瑞乱人伦, 偶遇风姐起淫心. 风月宝鉴照背面, 宝鉴里面沒灵魂. 风月宝鉴正面照, 照出凤姐照出淫. 机关算尽 ...

  • 试解《嘲甄士隐诗》

    试解<嘲甄士隐诗> 第一回:一天,甄士隐怀抱三岁女儿英莲正在在门口看走会,一僧一道走到他跟前,看着士隐怀中的英莲,那僧大哭起来,对士隐说:"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