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收藏字画现身蒙元博物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名收藏大师赵鹏飞英名永驻

资深记者  李宏

提起知名收藏大师赵鹏飞,笔名渭民,华夏大地艺术收藏界几乎无人不晓,英名永驻。

这位大师生于1910年,民国时期家族为祖传收藏世家,青年时上海军校毕业,1931年开始参加上海美术活动,曾参与上海博物馆筹建工作,并任上海群众艺术馆馆长,1949年任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1952年以来曾在北京房山群众艺术馆工作,文革期间任北京群众艺术馆馆长,组织过众多名家书画展。赵大师1961年调至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工作,1979年任文化部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赵老毕生爱好收藏,与张大千、齐白石、黄胄、启功、徐悲鸿、吴冠中、吴作人、李可染、李苦禅、刘海粟、董寿平、刘海粟、潘天寿、王雪涛、石鲁、黄宾红、赖少其、赵朴初、启功、吴昌硕等众多当代书画大师、教育家和收藏家为世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历史贡献。

图为赵鹏飞(图右)与著名画家黄胄在一起

图为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与赵鹏飞夫人张冬梅合影

共同的志趣和爱好,让赵鹏飞和当代许名书画家,成为特别要好的朋友。赵老一生挚爱书画,曾陪诸多画家,赴全国各地大好河山写字作画。多么苦多么累,条件再艰苦都心甘情愿。

鸿雁传情,著名画家徐悲鸿与赵鹏飞(又名渭民)的友好书信往来

著名画家黄胄写给赵鹏飞的书信

上图右为以画驴栩栩如生的著名画家黄胄先生,左为美术家石鲁先生,中为赵鹏飞先生。

上图为黄胄大师为赵鹏飞的题词

上图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写给赵鹏飞的亲笔信

刘海粟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

这样一位艺术大师刘海粟,与知名收藏家赵鹏飞夫妇友谊深厚。多年前,得知刘海粟身体欠安,赵鹏飞夫妇热情为其寻医问药,帮助刘大师身体得到很好的康复,使其工作、教学精力大增,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刘海粟对此情此意念念不忘,铭刻于心,整理了自己历年来的画作七十余幅,一并送给了赵鹏飞夫妇,以此表达谢意。这个当代艺术和教育大师与知名收藏家的友谊小故事,传为业界佳话。

赵鹏飞与著名画家李苦禅(左)亲切合影

赵鹏飞(中)与吴冠中(右)家人合影留念

赵鹏飞与知名书画家李苦禅(左)在一起

书法大师赵朴初(右)为赵鹏飞题字留念

书法大家启功写给赵鹏飞的的亲笔信

如今,赵鹏飞的后人,已将赵老毕生珍藏的数千幅名人字画,存放于蒙元博物馆。

五一节后,记者就此采访了蒙元博物馆馆长——世界级收藏家梁亚权先生。

提起文物收藏,北京十里河寸土寸金的潘家园古玩市场大名鼎鼎。而近年与其毗邻而居的北京蒙元博物馆以往却是深藏不露。在这个总面积达14800平方米、收藏文物价值千亿元的共七层大厦里,收藏着从春秋战国至今的青铜器、陶瓷、瓷器、明清家具和超过2000件的名人字画等共计5万件宝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国家一二级文物,有些文物甚至填补了国家文物的空白。

世界级收藏家梁亚权对文物爱不释手

蒙元博物馆的应运而生

与这座民营博物馆同样深藏不漏的是其馆长——世界级文物收藏家梁亚权先生。1956年出生,早年从军,曾在内蒙古军队某高级领导身边工作的梁先生快人快语,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抒胸臆:我要用毕生精力致力于文物收藏,最终将中华民族的稀世瑰宝,全部献给生我养我的伟大祖国。

梁亚权与时任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和著名教练袁伟民在一起

出于自己对在内蒙古度过的军旅生涯的怀念和感恩,2000年,梁先生在锡林浩特收购了一家博物馆,命名为蒙元博物馆。2012年,梁先生在朝阳区及十里河村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鼓励下,先后投入上亿资金,又兴建了北京蒙元博物馆。

梁馆长讲解展品时津津乐道

面对纷至沓来的国内外嘉宾,梁馆长经常亲任讲解,并作了网红主播,向无数粉丝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件件珍品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使北京蒙元博物馆逐步名扬天下。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对梁馆长领衔的北京蒙元博物馆的工作,给与了充分的肯定。经国家文物局信息中心审核认定,《中国民间文物艺术品华北地区鉴定备案中心》落户于北京蒙元博物馆。《中国收藏人之家》、《中国民间博物馆工作委员会》也在正式筹建,梁先生出任首任轮值主席。

“我要把蒙元博物馆的稀世瑰宝捐给祖国”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梁馆长说,我多年从事文物收藏,一直怀揣着报效祖国的愿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每一个人收藏人都责无旁贷。

不久前,梁馆长又启动了甘肃敦煌大唐文化博物馆的工程。届时,梁馆长名下的民办博物馆将达到三家。梁馆长还透露,将在东陵旁建造一万平方米的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梁先生把自己珍藏的1000福历代名人字画。捐赠给北京钟南山创新公益基金会,成立“蒙元博物馆专项基金”。他向记者表示,今后,将通过拍卖、认购等程序,把书画作品拍卖后的善款,主要用于资助曾经参加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和新冠疫苗研发机构。

近日,梁馆长正忙于筹备,于今年5月和6月在北京荣宝斋等地,举办文物慈善拍卖活动。

通过对赵鹏飞和梁亚权两位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毕生己任的收藏大家人生发展轨迹的扫描与追踪,人们完全有理由确信,梁亚权馆长将继承赵鹏飞大师的遗志,一定会共同在国内外的收藏领域,留下新的不可磨灭的关辉业绩。

(0)

相关推荐

  • 纪要 ▏金属文物科技保护与钱币腐蚀防护

    2018年7月27日下午,应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宏刚,在中国钱币博物馆做了以"金属文物科技保护与钱币腐蚀防护" ...

  • 蒙元一统,大明气象:精美的辽宁博物馆元、明文物展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为主体建立的大一统帝国.蒙古族以其特有的进取精神推进了中国历史疆域形成与中华民族族体镕铸的新进程. 辽宁地区虽饱受战争的创伤,但在元政府劝农政策的推动下,通过辽阳 ...

  • 收藏多达26000件原作的蒙克博物馆开了

    蒙克的<呐喊>是现代艺术的标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蒙娜丽莎.正如达·芬奇唤起了文艺复兴,蒙克定义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被焦虑和不确定所折磨的人生.虽然这位挪威艺术家以一幅画而闻名,但事实上他是现 ...

  • 【收藏】全球21家博物馆顶级馆藏大公开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在线博物馆.高清全景大图,详细介绍历史故事,还辅以各种黑科技,能让我们在家观赏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资源.数字博物馆的出现,更是让我们足不出户,也可以云逛博物馆! 假期本 ...

  • 蒙元之“长子西征”与旭烈兀西征

    蒙元三次西征示意图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67,<元朝史话>连载04,欢迎收看. 蒙古军队第一次西征,虽然在迦勒迦河击败了斡罗思诸大公和钦察人的联军,但是并没有完全征服钦察人,更没有使斡罗 ...

  • 「宋朝战争史·蒙元篇」与世界最强较量,上演王朝最后的疯狂

    谁能想到,被辽.金一直按头打的宋帝国,居然能抗住天下无敌的蒙古铁骑四十余年. 南宋也成了所有与蒙古作战的国家里,被征服耗时最长的一个. 他们甚至,还在战场上击毙了一个蒙古帝国的大汗,致使其国内大乱,从 ...

  • 卡尔卡河之战:3万蒙元骑兵为什么能击败8万俄罗斯联军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中,人数或者说参战兵力,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在通常情况下,兵力数量多,往往意味着实力雄厚,在战争中往往能掌握更大的胜算.但话又说回来,战争毕竟不是小孩子打架,不是简单地以多为胜,合理而 ...

  • 大饱眼福的精品文物琳琅满目,深度了解大辽契丹和蒙元历史文化。走进内蒙古博物院,再给我一天也看不够

    第206篇 [心尧爱溜达] ✈️ 内蒙古博物院应该是我们呼和浩特之行最难忘.也是最喜欢的地方了.之所以迟迟没有动笔写这儿,是因为一直没想好怎么整理成篇. 内蒙古博物院里的宝贝太多.展厅太大.内容太丰富 ...

  • 崖山之战蒙元灭亡南宋,崖山在何处?

    崖山,虽没有中华五岳那么大名气,但熟悉历史的朋友对它应该都不会陌生.南宋末年,在这里发生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惨烈大战--崖山海战.虽然已经过去700多年,但南宋军民最后时刻表现出来的那种义无反顾.宁死 ...

  • 蒙元之进攻南宋,统一吐蕃、大理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69,<元朝史话>连载06,欢迎收看. 蒙宋联合灭金后,蒙古却没有实现将河南地归宋的诺言,反而迫使宋朝将陈州.蔡州西北的大片土地归蒙古占有.蒙宋开始对峙. 历史又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