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琐谈|南帆

(0)

相关推荐

  • 姜东舒书法:楷书融汇篆隶行草与魏碑诸体,被誉“中国楷书王”

    原创书法网2020-11-06 17:09:57 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曾写下随笔句: 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今人只是笔作主 ...

  • 曾繁永书法作品欣赏

    曾繁永,江西赣州人,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一直将书法艺术作为精神生活中的一大乐趣,由于自己的喜欢和坚持,再加上用心去学习,书法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先后得到老书法家刘炳森,田英章,大师书法家的指点,转 ...

  • 任政行草书叶剑英元帅《远望》律诗

    2012年10月17日,<书法导报>刊发仆之<徐堪工书法>的拙文,所以寄来了几份该报.在第十一版上,有一篇<莫言,不仅是作家,还是书法家>的文章(文章署名马爱娟). ...

  • 书法琐谈 南帆

    . 陈独秀曾经在他人家中见到沈尹默的一个条幅.他径直拜会沈,直率地告知那个条幅上的字俗气得很:沈尹默不以为忤,而是重振旗鼓,勤学苦练,继而卓尔成家. 书法琐谈 南帆 . 南帆              ...

  • 许多人将书法比拟为一个人的脸面。我想,比拟为一个人的表情是不是更好一些? | 南帆

    苏轼<寒食帖> 没什么事松一口气,忽儿想写两张毛笔字.砚台里添一些墨汁,铺开纸张,挑一管称手的毛笔,凝神片刻,遽然落笔.这时多半是日暮时分,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为什么清晨很少从事书法功课 ...

  • 书法入门-创作琐谈

    书法入门-创作琐谈 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美的观照,是个体审美意识的表现.因而,他的创作不可避免的体现着个体色彩.也正因为艺术家的个性差异才满足了欣赏者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审美需求.书法艺 ...

  • 刘寿南:庙名琐谈

    祀祖 "庙",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即为清朝皇室的太庙.除了帝王之外,古代凡有官爵的,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家庙 ...

  • 治痛药对琐谈(上)

        中医理论与实践     治痛药对琐谈(上) 作者 孙龙川 疼痛一症,可见于临床各科及多种疾病.病因不一,治法各异,倘能结合选用治痛药对,往往可增强疗效.今略举数对,以示梗概. 一.羌活.独活治 ...

  • 治痛药对琐谈(下)

        中医理论与实践     治痛药对琐谈(下) 作者 孙龙川 十一.佛手.香橼理肝胃气滞: 佛手与香橼功效相近,香气浓郁,温而不峻,既能调理脾胃气滞,又能舒肝解郁止痛.<本草便读>谓佛 ...

  • 朱良春:蒲公英应用琐谈

    岐黃名家講壇 纯正中医思维.道地中医方法 关注 針推講壇 针灸.艾灸.推拿正骨.拨筋通络 关注 針推精粹 针推名家临床精要. 关注 艾灸999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灸之." 关注 ...

  • 李鸣盛:琐谈《碰碑》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碰碑>,又名<李陵碑>,旧本演出因带有七郎延嗣给杨令公托兆的情节,故又称为<托兆碰碑>.    这个戏描写了宋代老将杨老令公(继业)在两狼山 ...

  • 南帆《巨大的文体空间》阅读练习及答案

    (16分) 巨大的文体空间 南帆 ①我始终觉得,散文不存在一套严密的文体规则."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